[发明专利]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8564.0 | 申请日: | 200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G01C21/34;G01C21/36;G01S1/02;G01S5/02;G01P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限速 警示 功能 定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电子地图数据库,用以储存若干电子地图信息,所述电子地图信息包含若干道路限速标准;
一定位模块,用以侦测当前位置;
一存取模块,依据该当前位置的该电子地图数据库取得相对应的该电子地图信息及相对应的该道路限速标准;
一侦测单元,用以侦测车速;
一显示画面,包含一第一显示区及一第二显示区,该第一显示区用以显示该存取模块所取得的该电子地图信息,该第二显示区用以显示该车速;
一比对单元,用以比对该车速与该存取模块所取得的该道路限速标准,并依据一比对结果驱动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改变显示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一输入模块,用以输入一目的地;
一路线规划模块,用以规划该当前位置至该目的地的一路径,由该第一显示区显示该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模块为全球定位系统、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其中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比对结果为该车速大于该道路限速标准、该车速等于该道路限速标准、该车速大于等于该道路限速标准、该车速大于该道路限速标准加一预定值及该车速大于该道路限速标准减该预定值的其中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设定模块,用以设定该预定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比对单元驱动该第二显示区增大显示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显示区缩小显示面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比对单元驱动该第二显示区改变显示颜色。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比对单元驱动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的至少一个闪烁。
10、一种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侦测当前位置;
依据该当前位置取得相对应的电子地图信息及道路限速标准;
侦测车速;
提供一显示画面,包含一第一显示区及一第二显示区,该第一显示区用以显示该电子地图信息,该第二显示区用以显示该车速;
比对该车速与该道路限速标准,而取得一比对结果;
依据该比对结果驱动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改变显示方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侦测当前位置的步骤前,还包含下面步骤:通过一全球定位系统及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其中一个接收至少一位置信号向取得该当前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比对结果为该车速大于该道路限速标准、该车速等于该道路限速标准、该车速大于等于该道路限速标准、该车速大于该道路限速标准加一预定值及该车速大于该道路限速标准减该预定值的其中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比对该车速与该道路限速标准步骤前,还包含下面步骤:设定预定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至少一个改变显示方式的步骤是:驱动该第二显示区增大显示面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方法,具特征在于:驱动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至少一个改变显示方式的步骤是:驱动该第一显示区缩小显示面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限速警示功能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该第一显示区及该第二显示区至少一个改变显示方式的步骤是:驱动该第二显示区改变显示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5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利用废气余热的冷热水交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