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8148.0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恺平;李桢章;廖旭钊;谭开伟;伍国华;何锦超;蔡晓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36;E04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敏 |
地址: | 5100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抗拔力可 滑移 支座 | ||
1.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它包括底座、顶板、支座底板(6)、球铰支撑结构、传力件(3)、抗拔件(2),其中,球铰支撑结构位于底座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顶板合为一个整体,构成支座壳体,所述的支座底板(6)位于支座壳体(1)的下方并与之固定相连,所述的支座壳体(1)具有内腔,所述的球铰支撑结构、传力件(3)和抗拔件(2)均位于所述支座壳体(1)的内腔内,其中,所述的球铰支撑结构位于内腔底部,并承托在支座底板(6)上,其顶面支承所述的传力件(3),所述的传力件(3)由底座(31)和竖向的主体(32)形成整体的“⊥”形结构,所述的抗拔件(2)套在所述传力件的竖向主体(32)上,且承托在所述传力件的底座(31)上,抗拔件(2)的上部与壳体顶板(11)接触的顶面为平板结构,所述抗拔件(2)的上表面由所述支座壳体(1)顶部的内表面限位,其下部为下凸型的球缺结构,所述传力件的底座(31)具有与所述抗拔件下凸型的球缺结构相适配的上凹型的球缺结构,两者的接触面为球面接触,所述传力件的竖向主体(32)则从所述的抗拔件(2)和支座壳体(1)的顶面穿出,用于与其它建筑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底座(31)的外缘轮廓面和所述支座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在左右向和前后向均留有可供传力件(3)移动的滑动间隙,即所述的传力件(3)可双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底座(31)的外缘轮廓面和所述支座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只在左右向或者前后向留有可供传力件移动的滑动间隙,而在前后向或者左右向只留有2~4mm的转动间隙,即所述的传力件(3)可单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壳体(1)为由底座和顶板整体铸造成型的结构单元,所述的底座为柱形底座,其由中空柱体与位于柱体底面的环形底座板(14)构成,顶板位于柱形底座的柱体顶面,中空柱体环向还设置有起加强筋作用的环向抗剪组件(12)和径向抗剪组件(13),所述的顶板也就是支座壳体的壳体顶板(11),所述的壳体顶板(11)开有可供所述传力件(3)的主体(32)穿出的孔(11a),所述支座壳体(1)的壳体顶板(11)的内表面和所述抗拔件(2)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板(11)上的孔(11a)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抗拔件(2)顶端外缘轮廓尺寸,两者之间存在尺寸差,支座壳体(1)将抗拔件(2)限位在其内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件(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带储油脂的聚四氟乙烯滑动片(2a),所述壳体顶板(11)的内表面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动片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不锈钢滑动片(11b),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滑动片(2a)和不锈钢滑动片(11b)之间留有2~6mm的间隙,当抗拔件(2)受到向上的拔力作用时,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滑动片(2a)和不锈钢滑动片(11b)相接触,两者构成抗拔件(2)和支座壳体(1)的滑动摩擦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件下凸型的球缺结构的表面还镀有镀铬层(2b),所述传力件底座(31)的上凹型的球缺结构表面还设置有带储油脂的聚四氟乙烯滑动片(3a),所述的镀铬层(2b)和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滑动片(3a)构成抗拔件(2)和传力件(3)的滑动摩擦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铰支撑结构由上球铰支撑件(4)和下球铰支撑件(5)组成,其中,下球铰支撑件(5)承托在所述支座底板(6)上,上球铰支撑件(4)承托所述传力件(3),所述上球铰支撑件(4)的下部为下凸型的球缺结构,所述下球铰支撑件(5)的上部为与所述上球铰支撑件下凸型的球缺结构相适配的上凹型的球缺结构,两者的接触面为球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抗拔力可滑移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支撑件(4)和下球铰支撑件(5)的接触面之间还设置有带储油脂的聚四氟乙烯滑动片(7),所述的下球铰支撑件(5)和所述支座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环绕设置有具有减震功能的氯磺化橡胶层(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1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完全可拆分的简易活动房
- 下一篇:小型挖掘机的铲斗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