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赤红球菌及其在降解烃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122.6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徐艳;宋小慧;伦镜盛;黄通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C02F3/34;B09C1/10;C12S13/00;C12R1/01;A62D101/2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 旭 |
地址: | 51506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赤红 球菌 及其 降解 化合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株 赤红球菌Rhodococcus 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3,该菌能浮起于 油类物质,经增殖培养后可降解含烃类化合物的油类物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各国都加快了对油 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 油气井出现在全球各地。石油是由上千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复杂 混合物,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石油的 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过程的污染和遗漏事故,以及含油废水的排放、 污水灌溉,各种石油制品的挥发、不完全燃烧物飘落等引起一系列石油污 染问题。
石油及石油产品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有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污染。 如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碍了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油类粘附在鱼类、 藻类和浮游生物上,致使海洋生物死亡,并破坏海鸟生活环境,导致海鸟 死亡和种群数量下降。石油污染还会使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河流湖泊水体污染主要是受炼制石油产生的废水以及石油产品造成的。在 炼油工业中,有大量含油废水排出,由于排放量大,常超出水体的自净能 力,易形成油污染。另外,油轮洗舱水以及船舶在水域中航行时所产生的 主要污染物油污,也会对水域造成污染。这些污染使河流、湖泊水体以及 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 价值,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
生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的清除和治理环境污 染的生物工程技术,其主要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 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清除环境污染的目的。在该技术的萌 芽阶段,主要应用于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的治理,并取得成功。实践结果表 明生物修复技术是可行的、有效的和优越的,此后该技术被不断扩大应用 于环境中其他污染类型的治理。
虽然生物降解被誉为时既环保又彻底的油污清除方法,但是在实际操 作中由于菌种无法在污染现场有效发挥作用,而可操作行不强。主要原因 如下:首先是油类物质大多比水轻,在污染地浮在水层表面,所泄漏油类 物质会迅速扩散而导致污染区域扩大,这给微生物降解油类污染物带来了 非常大的影响。其次,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生物量由于受水体稀释,导致 有效作用的生物量减少,从而导致降解效率降低,同时也提高了修复环境 的成本。
红球菌是一类好氧、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这类菌能代谢多种有机污染 物,如芳香烃类,类固醇、氯化酚醛塑料、煤和石油等等。因此红球菌在 环境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在红球菌已经应用于褐煤、高 硫煤和石油的处理,降低重油的黏度和提高石油的回收利用率等等。油类 污染物中,对环境危害最大的是其中的烃类化合物类物质,目前却较少有 文献报道红球菌对烃类化合物、尤其是高分子量烃类化合物的降解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石油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供了一株赤红球 菌Rhodococcus sp.,该菌能降解烃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理石油污染的生物 修复技术。该菌具有浮起于油类物质的特性,能以油类物质作为唯一碳源 生长。
本发明提供的赤红球菌Rhodococcus sp.,于2008年1月16日保藏于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343,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大开屯路中国科学院微 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的赤红球菌Rhodococcus sp.参据的微生物是P14,下也称赤红球 菌Rhodococcus sp.P14或赤红球菌P14、菌株P14,在2216E平板上培养2 天,菌落特征为:菌落为圆形、干燥、不透明,表面凸起,边缘整齐,颜 色橙红;细胞形态特征幼龄细胞为杆状,菌体长度差异较大,显示多态性, 无规则排列,培养时间增长后变为球形,革兰氏染色阳性;生理生化特征 具有VP阳性,不产芽孢或孢子,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可利用下列物质作为碳源:环糊精、D-果糖、D-甘露糖、糊精、D-洛酮糖、 核糖、a-D-葡萄糖、D-阿拉伯糖、D-甘露醇、吐温40、吐温80、L-乳酸、 醋酸、丙酸、a-酮戊酸、a-羟基丁酸、6-O-D吡喃葡萄糖酰、丙酮酸、ββ- 羟基丁酸、琥珀酸单甲基酯、丙酮酸甲酯。本发明的平板及电镜照片分别 如图1,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