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补偿振动压生产陶瓷棍棒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009.8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赞先;陈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赞先;陈镜权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B28B3/20;B28B1/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补偿 振动 生产 陶瓷 棍棒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生产设备中的配件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棍棒的生产方法是先用管挤出机将陶瓷棍棒原材料挤出成型成管状的陶瓷棍棒坯体并将其套在一芯棒上,芯棒是硬质圆管或圆棒,通常芯棒采用的是金属管,然后对其进行恒压处理,以提高管质的密度,最终达到提升陶瓷棍棒的刚性和强度的目的,最后,取出芯棒后将陶瓷棍棒坯体送到煅烧炉中煅烧成型。经过恒压处理的陶瓷棍棒坯体,往往会紧套在芯棒上,这样,在取出芯棒的过程中容易损坏陶瓷棍棒坯体,即使将芯棒管顺利取出来,由于需要很大的压力施加在陶瓷棍棒坯体的端头才能将芯棒取出,而陶瓷棍棒坯体在煅烧前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这样,所施加的压力必然会使陶瓷棍棒坯体的端头变形变大,从而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棒容易从经过恒压处理后的陶瓷棍棒坯体取出来的采用补偿振动压生产陶瓷棍棒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采用补偿振动压生产陶瓷棍棒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依次包括陶瓷棍棒坯体挤出过程、陶瓷棍棒坯体恒压处理过程、干燥过程、脱芯棒过程、煅烧成型过程,其特别之处在于在脱芯棒过程前,对套有芯棒的陶瓷棍棒坯体外表面进行机械振动或者对外套有陶瓷棍棒坯体的芯棒进行机械振动。由于在脱芯棒前对套有芯棒的陶瓷棍棒坯体进行震动,在震动过程中使芯棒与具有较大可塑性的陶瓷棍棒坯体间产生振动作用,不仅使陶瓷棍棒坯体从坯体管内壁上获得增加管致密度的挤压作用力,同时,使陶瓷棍棒坯体管内径加大,使芯棒容易从陶瓷棍棒坯体上脱落下来。
这里,对套有芯棒的陶瓷棍棒坯体外表面所进行的机械振动是将套有芯棒的陶瓷棍棒坯体进行滚动来实现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振动效果,在套有芯棒的陶瓷棍棒坯体滚动的同时施加振动,振动时间为1-5分钟,为了保护套有芯棒的陶瓷棍棒坯体,滚动陶瓷棍棒坯体前,先用直径大小与陶瓷棍棒坯体外径相配的套套在陶瓷棍棒坯体上。对外套有陶瓷棍棒坯体的芯棒进行机械振动是通过对芯棒进行振动来实现的,振动的同时转动套有芯棒的陶瓷棍棒坯体,在振动时,先用直径大小与陶瓷棍棒坯体外径相配的套套在陶瓷棍棒坯体上。
本发明的采用补偿振动压生产陶瓷棍棒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依次包括陶瓷棍棒坯体挤出机、穿接在陶瓷棍棒坯内的芯棒、恒压装置、干燥装置、煅烧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设置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由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一套或者一套以上的滚动装置构成,滚动装置由一对辊、带动辊转动的动力机构构成;或者振动装置主要由连接在穿接在陶瓷棍棒坯体内的芯棒上的振动器构成。在陶瓷棍棒坯体外套接有内径与陶瓷棍棒坯体外径相配的套。
为了提升振动效果,带有滚动装置的支架上设置有带有振动装置的平台,滚动装置设置在平台上。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对陶瓷棍棒坯体振动后才将芯棒取出,因此,具有芯棒容易从经过恒压处理后的陶瓷棍棒坯体取出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动式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振动器式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采用补偿振动压生产陶瓷棍棒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依次包括陶瓷棍棒坯体挤出过程、陶瓷棍棒坯体恒压处理过程、干燥过程、脱芯棒过程、煅烧成型过程,其特别之处在于在脱芯棒过程前,对套有芯棒2的陶瓷棍棒坯体1外表面进行机械振动或者对外套有陶瓷棍棒坯体1的芯棒2进行机械振动。
对套有芯棒2的陶瓷棍棒坯体1外表面所进行的机械振动是将套有芯棒2的陶瓷棍棒坯体1进行滚动来实现的。在套有芯棒2的陶瓷棍棒坯体1滚动的同时施加振动,振动时间为1-5分钟。滚动陶瓷棍棒坯体1前,先用直径大小与陶瓷棍棒坯体1外径相配的套3套在陶瓷棍棒坯体1上。
或者对外套有陶瓷棍棒坯体的芯棒进行机械振动是通过对芯棒进行振动来实现的,振动的同时转动套有芯棒2的陶瓷棍棒坯体1,在振动时,先用直径大小与陶瓷棍棒坯体1外径相配的套3套在陶瓷棍棒坯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赞先;陈镜权,未经陈赞先;陈镜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自重转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