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鹦鹉人工繁殖巢箱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7800.7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成;陈仕焯;胡慧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31/18 | 分类号: | A01K3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1026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鹦鹉 人工 繁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养殖鸟类的巢箱,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繁殖鹦鹉的人工巢箱。
背景技术
巢箱是鸟类人工繁殖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为鸟类提供休息、繁殖甚至求偶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巢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卵的成功率和繁殖量。巢箱的结构和功能需要适合鸟类的生物学特性,给鸟类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的环境,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节约经济成本等目的。鸟类的种类繁多,不同的鸟类习性各一,其巢箱的设计于不同类型的鸟类有不同的设计和技术模式。
鹦鹉是人类的重要宠物,其人工饲养在鹦鹉养殖业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这与鹦鹉所具有的洞栖、群居及嘴脚有力、破坏性大等特点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尚未能研制出有效的鹦鹉人工繁殖巢箱。
现有人工巢箱样式虽有多种式样,但一般都为单箱体结构的巢箱,如CN101015282公开的“一种用于鸟的巢箱”,CN2560204公开的“多功能人造鸟巢”,CN2812570公开的“一种人造鸟巢”和CN2329176公开的“人工鸟巢”等,这些人工鸟巢主要只能用于招引野生营巢鸟类或供一般鸟类的栖养。不能作为鸟类的繁殖巢箱,更难以作为鹦鹉的繁殖巢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符合鹦鹉生物学特性,便于鹦鹉繁殖、能提高产卵率、并利于研究等功能的鹦鹉人工繁殖巢箱。
发明人在对野生鹦鹉的生物学特性长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具备模拟野生状态下的巢环境的二级式巢箱,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设计的二级式巢箱式的鹦鹉人工繁殖巢箱的具体结构如下:该巢箱由供鹦鹉活动的前箱体和供鹦鹉夜栖、繁殖的后箱体构成,所述的后箱体,其高度比前箱体低,其空间容积小于前箱体,从而形成一大一小的二级式巢箱,该后箱体连接在前箱体的后箱壁下方,形成L形,其前、后箱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在前箱体的前箱壁上设有供鹦鹉进出的巢口,顶部设有供安装监视器的窥视口,在后箱体的后箱壁设有带门的开口。
本发明的前、后箱体的高度和空间容积的比例,可按以下参数设计:前箱体与后箱体的高度比为:1∶0.5~0.8,前箱体与后箱体的空间容积比为:1∶0.2~0.5。
根据野生鹦鹉利用树洞作巢进行繁殖的特点,巢箱中的前箱体的形态模拟树干设计成柱形,其横截面可为方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的后箱体为提供鹦鹉夜栖、繁殖之用,其横截面可为方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在前箱体顶部开的窥视口,可以用来安放监视器,可在不干扰鸟类的情况下,进行观测、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巢箱内的气体流换,保持箱内的空气清新。
利用鹦鹉补卵性,本发明在后箱体的后端设置带门的开口,其开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刚好可以伸入一只手且可以方便活动为宜,在此开口上可安装一个圆形铁板门,并可在门的中央开一小观察孔,通过该小观察孔可以方便地观察鹦鹉的生长发育繁殖情况,在繁殖期则可以通过小孔查看孵化情况和鸟蛋的数量,必要时还可以打开铁板门从开口取出鸟蛋,进行人工孵化,间接促进亲鸟的产卵,提高产蛋量。
本发明的巢箱箱体,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可采用坚固耐用、不渗水、无毒不易发霉的材料制造,特别推荐用陶瓷材料,将前、后箱体用陶瓷材料一体成型,成为陶式鹦鹉繁殖巢箱。
考虑到鹦鹉有啄树洞的习惯,可在前箱体的巢口处加镶有木板框,供鹦鹉啄咬。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和相应的有益技术效果:
1)“L”型二级巢的使用,使巢内黑暗度与鹦鹉在野外的要求一致,提高亲鸟的繁殖安全感;
2)前巢箱的使用满足鸟类的生活习性,又能方便用户安放、管理。箱顶开口,安装监视器可以方便研究界工作的开展。
3)巢箱后端开口,方便养殖人员在不影响鹦鹉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取卵。
4)本发明推荐的使用陶瓷做材料巢箱,坚固耐用,封闭性强,取料方便,年平均使用价格较木制的还要低,能克服现有木质巢箱中易腐烂或被鹦鹉啄烂的情况,可有效解决我国南方梅雨季节木质巢箱易潮湿、滋生霉菌的难题。
鹦鹉是人类重要的宠物,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及其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赢得人们的欣赏和钟爱,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本发明所设计的巢箱,符合鹦鹉生物学特性,具备模拟野生状态下的巢环境、防控病虫害、便于鹦鹉繁殖、提高产卵率、利于研究等功能。利用本发明可以达到提高鹦鹉繁殖效率、节约经济成本、促进集约化养殖等目的,现已成功用于非洲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的繁殖,繁殖率提高了30%-50%,为鹦鹉养殖业在国内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油罐车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套管针穿刺深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