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衬衫边插片衣领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7375.1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夏天宇;谭建波;张锐;刘慧荣;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3/00 | 分类号: | A41B3/00;A41B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阎永昌 |
地址: | 5285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衫 边插片 衣领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衫边插片衣领。
技术背景
衬衫的衣领一般在面领的裁片上粘合有衬布,而底面领子的裁片上则没有粘合衬布。当面领裁片与衬布的粘合体的尺寸与底面领裁片的尺寸不一致,或者面领裁片与衬布的粘合体的水洗缩率与底领裁片水洗缩率不一致,当这种不一致的程度越大时,水洗后越容易出现领尖部位向领子的正面或底面弯曲或卷曲的现象,由此严重影响了穿着时领子的美观性。
普通的插片领有活动插片和固定插片的款式,即所谓的活插竹领和死插竹领,且插片位于领子长边与短边夹角的中心位置。在实际生产中,活插竹衣领虽然车缝操作简单易行,但由于插片的顶端距离领尖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对领尖的支撑作用有限,在实际的穿着过程中,仍不能避免多次家庭洗涤后领尖卷曲或弯曲现象;死插竹衣领车缝操作时则容易出现插片移位或走位的问题,洗涤时容易导致领尖磨损,减缓衣领的穿着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衬衫衣领领尖洗后卷曲或弯曲现象的方法,以得到自然美观、圆顺挺括的衬衫衣领。本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衬衫边插片衣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于不同的面料、领子形状、款式、手感所要求的衣领,选择片状领插片;
b、在领子的短边或长边靠近领尖处采取植入,包括车入或塞入的方法将插片进行固定。
所述的插片为片状塑料,其宽度为0.01-5cm,厚度为0.01-1.5mm。所述的片状塑料为热塑性树脂材料,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亚胺酯、聚酰胺等共聚物材料中选取。
片状领插片的顶端距领尖的距离为0.01-1c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有效解决领尖在洗涤后卷曲或弯曲的不良外观效果。
2、植入的插片定位准确,不出现走位或移位而导致的领尖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为边插片衣领的加工过程图。
图4、图5为另一例边插片衣领加工过程图。
在图1——图5中:1为衣领裁片与衬布的粘合体,2为衣领裁片,3为缝线,4为插片,5为缝线,6为长边与短边的相交点,7为面间缝线,8为缝份,9为缝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3为边插片衣领的加工过程。将衣领裁片与衬布的粘合体1和衣领裁片2面重叠,并车入缝线3,如图1;将插竹4放在衣领缝份的短边或长边并车入缝线5,插竹4的顶部距缝线3在衣领长边与短边的相交点6的距离为0.01-1cm,如图2;按照图2所示,从没有缝线的衣领底部将领翻转,车入缝线7,插竹4位于缝份8与领裁片1之间,或者插竹4位于缝份9与领裁片2之间,如图3所示,完成上级衣领的制作。
实施例二:
图4,图5为边插竹衣领的加工过程。将上级领裁片与衬布的粘合体1和衣领裁片2重叠,并车入缝线3,如图4;按照图4所示,从没有缝线的衣领底部将领翻转并车入缝线7,将插竹沿缝线3和7塞入衣领的短边,插竹4位于缝份8与领裁片1之间,或者插竹4位于缝份9与领裁片2之间;插竹4的顶部距领尖的距离为0.01-1cm,如图5所示。所示完成上级衣领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高压油泵正时传动结构
- 下一篇:电磁减速限压型600W风光互补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