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开环和闭环自动增益控制链路的光纤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7208.7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艾小平;张晖;王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6 | 分类号: | H04B10/16;H04B10/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73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开环 闭环 自动增益控制 光纤 直放站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直放站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开环和闭环自动增益控制(AGC)链路的光纤直放站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纤直放站的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来自移动通信基站(01)的移动通信信号通过耦合器(02)后在近端机的近端双工器(101)处分离出下行信号,通过近端下行射频模块(102)经过近端光发模块(103)的电光转换,调制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把光信号传输到远端机的远端光收模块(111),通过远端光收模块(111)的光电转换后解调成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经过远端下行射频模块(112)的增益调整,通过功率放大模块(113)放大后,经过远端双工器(117)输出到覆盖天线发射到覆盖区内的移动台(手机),进行移动通信下行链路的覆盖。同时近端监控主机模块(106)通过数据线定时采样近端光发模块(103)的光发功率值,并存储在近端监控主机模块(106)内的存储单元中。而远端监控主机模块(118)通过数据线定时采样远端光收模块(111)的光收功率值,并存储在远端监控主机模块(118)内的存储单元中。而覆盖区内的移动台(手机)发射的信号,通过远端机处的覆盖天线接收,通过远端双工器(117)分离出上行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模块(116)和远端上行射频模块(115)放大,通过远端光发模块(114)的电光转换,调制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近端机,在近端光收模块(104)经过光电转换解调出上行信号,经过近端上行射频模块(105)的增益调整,通过近端双工器(101)和耦合器(02)后,传输到移动通信基站(01),完成上行链路信号的传输。同时远端监控主机模块(118)通过数据线定时采样远端光发模块(114)的光发功率值,并存储在远端监控主机模块(118)内的存储单元中。而近端监控主机模块(106)通过数据线定时采样近端光收模块(104)的光收功率值,并存储在近端监控主机模块(106)内的存储单元中。
现有的光纤直放站所能承受的最大光路损耗一般为10dB。在光纤直放站的链路增益设计中,通常将光纤直放站的链路增益按照最大光路损耗来设计。
在光纤直放站的使用中,基于连接近端机和远端机的光纤链路会因各种因素(如:①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会有一定量的损耗,如1310nm波长的光信号在单模光纤中传输的光路损耗是0.35dB/公里,1550nm波长的光信号在单模光纤中传输的光路损耗是0.2dB/公里。②连接两条光纤的光适配器,光信号通过光适配器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光路损耗。③两条光纤在光适配器处对接时,光纤连接头截面的污渍也会使光链路出现光路插损。④光器件的老化,如光发激光器和光收激光器的老化都会使光纤链路出现光路插损。)出现光路插损,导致光信号的传输有一定的衰减,从而使光纤直放站的链路增益发生变化而不稳定,即图1中下行链路增益会因使用环境和使用年限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现有的光纤直放站的链路增益是按照所能承受的最大光路损耗来设计的,在光纤直放站的下行链路的现场调测中,工程技术人员一般根据下行链路的覆盖光纤长度估算因此而产生的光路插损值,再根据在远端机的远端双工器(117)处用仪表检测的输出功率值,大致测算光纤直放站下行链路所需的增益,通过软件人工设置与调整远端机的远端下行射频模块(112)处的衰减值来调整光纤直放站的下行链路增益。在日后的光纤直放站的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因素使光纤链路的光路插损发生变化,使光纤直放站的链路增益变化,此时需要对光纤直放站进行设备维护,重新需工程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调测更改,以保证光纤直放站的正常工作。现有的光纤直放站的这种设计使得工程调测过程费时费力,工程设计不方便、不准确,日后设备的维护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光纤直放站的不足和诸多弊端,提供一种基于开环和闭环自动增益控制(AGC)链路的光纤直放站;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光纤直放站增益的自动控制,避免了在工程实施时手动软件设置调节光纤直放站增益的不方便和不准确问题,避免了日后在使用过程中光纤链路的光路插损变化导致光纤直放站链路增益变化而需工程人员进行维护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