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棍球杆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7152.5 | 申请日: | 200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贤 |
| 主分类号: | A63B59/12 | 分类号: | A63B59/12;B27M3/22;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平 |
| 地址: | 523869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棍球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曲棍球杆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曲棍球杆,在爱尔兰又称为猛球杆(Hurling bat),系为一种激烈运动的运动器材。在中国大陆,曲棍球杆有木杆、纤维杆,而众所周知,木质材料容易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变形,在应用于击球较为猛烈的曲棍球杆时,往往会有一些结构上的问题发生,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不耐用。纤维杆,在使用时虽然较轻,但却有力度不足及容易折断的缺点,且在制造方面存在费时、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曲棍球杆之不足的曲棍球杆,该球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手感。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曲棍球杆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制作快速,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曲棍球杆系由一实木杆外包塑胶构成,塑胶通过射出成型与实木杆结合为一整体。
于球杆的打击面成型有凸点或凹洞;于球杆的杆身部和/或握持部套设或包覆有胶套。
上述曲棍球杆的制作方法如下:
(1)、选择木材,并烘干到含水率12%以下,随后加工木材,使之成型为曲棍球杆的实木杆,再在实木杆上钻孔定位;
(2)、将步骤(1)所得的实木杆送到模具中,然后关闭模具,塑胶射出包覆实木杆的外周,且表面用工程塑胶、尼龙、ABS或PC布满,接着打开模具,进行细步处理;
(3)、表面处理,包括上底漆、色漆及金油;
(4)、包装,先是握把位置进行加强处理,并套设防滑胶套,然后检验,在杆身部也套设防滑胶套,最后进入包装;
(5)成品出货。
本发明提供的曲棍球杆具有良好的使用质感、力度和耐用性,不易折断、变形。
本发明所采用的制作方法,步骤简单,制作快速,成本低,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曲棍球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曲棍球杆的外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曲棍球杆的再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曲棍球杆系由一实木杆10外包塑胶20构成,塑胶20通过射出成型与实木杆10结合为一整体。塑胶20包覆的厚度可由模具控制,由此达到节省成本、满足客户要求之功效。实木杆10提供良好的质感、打击力度,塑胶20包覆则可加强球杆的结构性,使之不易断裂、变形,提高耐用性。
图2所示,于球杆的打击面成型有凸点或凹洞30,该结构可跟随塑胶20射出模具成型时一起加工,模具中有凹洞或凸点,射入成型后,拆卸模具则球杆表面即有凸点或凹洞30存在。凸点或凹洞30可增加打球接触面积,在击球时可增加咬球力和控制性,击球猛烈且准确,射出成型的材料可以是PU、塑胶、橡胶等。
图3所示,于球杆的杆身部和/或握持部套设防滑胶套40,在加工成型后再在适当部位增加防滑胶套40,具有防滑和保护球杆不易断裂的作用,同时提高球杆的使用手感和安全性。
上述曲棍球杆的制作方法如下:
(1)、选择木材,并烘干到含水率12%以下,随后加工木材,使之成型为曲棍球杆的实木杆,再在实木杆上钻孔定位;
(2)、将步骤(1)所得的实木杆送到模具中,然后关闭模具,塑胶射出包覆实木杆的外周,且表面用工程塑胶、尼龙、ABS或PC布满,接着打开模具,进行细步处理,细步处理主要是研磨、切削等,使表面光滑;
(3)、表面处理,包括上底漆、色漆及金油;
(4)、包装,先是握把位置进行加强处理,并套设防滑胶套,然后检验,在杆身部也套设防滑胶套,最后进入包装;
(5)成品出货。
整个加工过程,程序简单,操作方便,一次性成型,加工速度快,结构性好,制作成本低,由此生产出强度好、耐用的曲棍球杆。
本发明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爱尔兰的特色运动器材——猛球杆(Hurling bat),其类似曲棍球杆,以此加工出来的运动器材击球效果良好,而且有防滑胶套,可防止手滑动,增加安全性;使用上,由于内部为实木,手感特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贤,未经李明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太网交换设备的节能方法和以太网交换设备
- 下一篇:阀门开度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