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7019.X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游华燕;匡俊杰;李刚;蒋文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44;C08K5/524;B29B9/12;B29C47/92;C09J151/06;C08L77/06;C08L51/06;C08K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20广东省广州市体育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乙烯 醋酸 共聚物 接枝 马来 酸酐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接枝马来酸酐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继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之后的第四大乙烯系列共聚物,随着醋酸乙烯酯(VA)含量的增加,EVA的弹性、柔软性、透明性、粘合性、相容性和溶解性也相应改善。按其中VA含量的不同,可分为3大类:VA质量百分含量在5%~40%的,称为EVA树脂,主要用来对聚乙烯等材料改性、制造电线电缆料等;VA质量百分含量在40%~70%的,一般称为EVA弹性体,主要用作橡胶弹性体、聚氯乙烯(PVC)改性剂及汽车工业部件等;VA质量百分含量在70%~95%的,通常制成乳胶状态,称作VAE乳液,主要用作粘合剂、涂层及涂料。
正因EVA是由无极性、结晶性的乙烯和强极性、非结晶的醋酸乙烯酯共聚而成,与非极性和极性材料均有一定的相容性,但对于EVA树脂来说,其包含的醋酸基团有限,并且醋酸基团形成的空间障碍常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更好的提高EVA树脂与极性材料的相容性或促进极性材料与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常在EVA主链上接枝一些极性的基团,如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等。由于MAH价格低廉,并且反应活性较大,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接枝单体。现有一般简单的接枝技术是将原料混和后直接投入挤出机中反应挤出造粒,原料混和的均匀性和反应过程的可控性以及产品长期生产的稳定性都不太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100份,马来酸酐0.5~5份,引发剂0.03~0.4份,抗氧剂0.1~0.5份。
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是一种具有如下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CH2-CH2]m-[CH2-CH(OCOCH3)]n-
其中醋酸乙烯酯(OCOCH3)的含量越高,EVA的极性增加,柔软性和透明性改善。本发明选用的是醋酸乙烯酯含量较高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中醋酸乙烯酯质量百分含量为28%~42%,熔融指数(MI)为28~400。
所述引发剂是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二酰基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烷基过氧化物包括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或双(叔丁过氧基异丙基)苯等;过氧化酯包括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等;二酰基过氧化物包括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双(2,4-二氯苯甲酰)或过氧化双(对氯苯甲酰)等。
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所述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基烷基酯或亚磷酸三烷基酯。
一种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将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0份、马来酸酐0.5~5份、引发剂0.03~0.4份、抗氧剂0.1~0.5份加入挤出机中,在150℃~190℃下进行反应然后挤出造粒即可得到所述的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
所述挤出机为双螺杆反应挤出机,该双螺杆反应挤出机包括四个喂料口。
上述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应用于制备热熔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0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签名方法及电子签名装置
- 下一篇:时钟恢复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