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和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26804.3 | 申请日: | 200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宪光 |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B28B7/22;B28B7/02;B28B1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弟 |
| 地址: | 510403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成型 生产线 | ||
1.一种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包括有车架(11)、侧竖模板(12)、底模板条(13)、端模板(14)、开合模机构及锁模组件,侧竖模板(12)竖立安装于车架(11)上,底模板条(13)平放于车架(11)上贴靠于两侧竖模板(12)之底部,端模板(14)置于底模板条(13)之上侧竖模板(12)之间,侧竖模板(12)包括有定模板(120)和动模板(121,122),锁模组件可将动模板(121,122)和端模板(14)锁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竖模板(12)以3块为一组,每组的中间1块为定模板(120),两侧2块分别为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定模板(120)固定于车架(11)上,位于左动模板(121)和定模板(120)底部的底模板条(13)称为左底模条(131),位于右动模板(122)和定模板(120)之底部的底模板条(13)称为右底模条(132),左动模板(121)、右动模板(122)、左底模条(131)、右底模条(132)与车架横梁(111,112)活动承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端模板(14)为联动门,联动门活动安装于动模板(120)或定模板(121,122)上,各联动门与相邻的动模板(121,122)联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侧竖模板(12)至少有2组,将各左动模板(121)用联杆连接,各右动模板(122)、各左底模条(131)、各右底模条(132)也分别用联杆连接,左动模板(121)和相邻的左底模条(131)限位扣联,右动模板(122)和相邻的右底模条(132)限位扣联。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车架(11)安装有行走滚轮(15)。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开合模机构为拉杆驱动机构(4),对称设于机架(11)的两端,其包括有左拉杆(41)、右拉杆(42)和驱动机构43,左拉杆(41)的一端与左动模板(121)连接,右拉杆(42)的一端与右动模板(122)连接,驱动机构(43)与左拉杆(41)、右拉杆(42)的另一端联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开合模机构为螺杆驱动机构(7),对称设于机架(11)的两端,其包括有螺杆(72)、内螺纹筒(71)及螺杆驱动机构(73),螺杆(72)外套装内螺纹筒(71),内螺纹筒(71)与左动模板(121)连接,螺杆(72)的一端与右动模板(12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螺杆驱动机构(73)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开合模机构为液压筒(8),对称设于机架(11)的两端,液压筒(8)的筒体(81)与左动模板(121)连接,液压筒(8)的伸缩杆(81)与右动模板(122)活动连接,液压筒(8)通过液压泵与液压油源管连接。
8.一种轻质复合墙板生产线,包括有成型机(1)、模车轨道(2)、储料斗(3)和物料输送机构(31),其特征在于:有若干对相互平行的模车轨道(2),在模车轨道(2)的端头设有下沉的转运轨道(5),转运小车(6)置于转运轨道(5)上并可沿转运轨道(5)移动,转运小车(6)上设有与模车轨道(5)相对接的驳接轨道(61),若干成型机(1)置于模车轨道(2)上,成型机(1)可沿模车轨道(2)移动,成型机(1)可通过驳接轨道(61)置于转运小车(6)上或从转运小车(6)进入模车轨道(2),储料斗(3)置于模车轨道(2)或转运轨道(5)旁。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小车(6)括有一底板(62),底板(62)下面安装有与转运轨道(5)相符合的行走滚轮(63),底板(62)上设有与模车轨道(2)相对接的驳接轨道(6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机(1)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宪光,未经沈宪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8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呋脲苄青霉素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射频应用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