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创性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孕早期筛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6745.X 申请日: 2008-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1530336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孙筱放;周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B10/00 分类号: A61B10/00;G01N33/74;G01N33/68;G06F19/00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宇峰
地址: 510182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无创性 染色体 异常 出生 缺陷 早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学临床诊断领域,涉及孕早期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筛查方法。

背景技术

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病症,其中21三体、18三体及13三体综合症占出生后染色体异常总数的约95%。

21三体综合症又称唐氏综合症,是最常见的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疾病,其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1/600-1/800(李璞,医学遗传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且患者智力低下,常伴有多种严重的先天缺陷,因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每年花费在唐氏综合症上的治疗费高达20亿元。上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21三体症患者皮肤过厚这种特征,会在胎儿期第3个月表现为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可通过超声观察到。胎儿NT厚度还可协助识别其他染色体异常、多种结构畸形和遗传病。

18三体及13三体综合症,是次于21三体综合症的另外两种常见染色体异常疾病,新生儿死亡率极高。

医学上希望通过及早诊断、终止妊娠的方法来防止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

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主要是入侵性诊断,包括:(1)羊膜腔穿刺,在孕15-20周(即孕中期)进行,必须在15周后方可进行;(2)绒毛取样,在孕11-13周(即孕早期)进行,必须在11周后方可进行。

由于入侵性诊断是有创性检查,入侵性诊断必须由受到适当训练及有经验的人员进行,以减少对孕妇和胎儿可能造成的创伤。而且研究表明,在早期妊娠进行绒毛取样的流产风险,与在中期妊娠进行羊膜腔穿刺的流产风险相同。

因此,医学界希望能采用无创性检查方法,尽早作产前在染色体异常风险评估。目前,国内在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方面所使用血清标记物二联或三联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无论是孕早期或是孕中期的血清标记物筛查方法,受其自身技术方法限制,检出率只能达到75%左右,同时假阳性率也相应增加。

(2)各项血清标记的正常人群中位数值不是完全通过正常中国人群数据得到,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

(3)筛查结果未能考虑到对背景因素的矫正或者考虑不完善,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程度。

此外,少数考虑NT标记的筛查方法仅仅是将NT检测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未能考虑NT值连续变化与风险率的相关关系,使假阳性率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性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孕早期筛查方法,专门针对中国人种的孕早期出生缺陷筛查方法,具有检出率高、假阳性率低、高效、安全的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创性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孕早期筛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输入计算机的受检孕妇的基础背景参数与校正背景参数,所述基础背景参数包括年龄、孕周、既往妊娠史等,所述校正背景参数包括体重、人种、产次或孕次、吸烟、采用辅助生育手段受孕、糖尿控制、妊娠初期出血等;

B.通过前置孕妇检测程序,在选定的孕周内获得选定的超声波检测标记和母体血清生化标记,所述选定的孕周是第11至13孕周加6天的期间,所述选定的超声波检测标记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即NT厚度与头臀长即CRL,所述选定的母体血清生化标记为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即β-hCG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即PAPP-A;

C.获取输入计算机的前述超声波标记的检测值,计算胎儿NT值与基于相同CRL值的NT中位数的偏差值,即Delta-NT值;

D.获取输入计算机的前述母体血清生化标记的检测值,计算母体血清生化标记的中值倍数,并读取步骤A中的孕妇校正背景参数对该中值倍数进行校正;

E.读取步骤A中的孕妇基础背景参数,计算背景风险;

F.读取步骤C所得的胎儿Delta-NT值,计算其似然比;

G.读取步骤D所得的经校正的母体血清生化标记的中值倍数,计算其似然比;

H.根据受检孕妇的背景风险、母体血清生化标记的中值倍数的似然比、胎儿Delta-NT值的似然比,按序贯筛查原理计算最终风险值;

I.判断所述最终风险值是否大于预定的风险截断值,如果是,则发出高危指示信号,否则发出低危指示信号。

本发明所述的无创性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孕早期筛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未经广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