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腹胀的中药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933.0 | 申请日: | 200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2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珠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14;A61K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腹胀 中药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胀的药剂及其制备工艺,属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腹胀是一种常见病,往往伴随着痢疾、急性胃肠炎等病状,尤其是在农村,发病率很高,引起腹胀的原因很多,治疗腹胀的药物也不少,但往往价格昂贵,在广大农村普及应用有一定的困难,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使多数病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有效治疗腹胀的中药,还公开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针对腹胀胀痛等病状疗效显著,成本低,制作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治疗腹胀的中药,该中药可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分别为益母草1-5份,高良姜根1-5份,薄荷1-3份,荏1-3份,水苏茎叶1-4份,芜菁1-4份,神曲1-3份,茶叶1-3份,盐巴1-5份。
上述各组份的配比为益母草1-3份,高良姜根1-3份,薄荷1-2份,荏1-2份,水苏茎叶1-3份,芜菁1-2份,神曲1-2份,茶叶1-2份,盐巴2-4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各组份的配比最好为益母草2份,高良姜根2份,薄荷1份,荏1份,水苏茎叶2份,芜菁1份,神曲1份,茶叶1份,盐巴3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过程:按配方将所述组分的中草药烘干至含水量为13%以上,混合后加水煎熬成浓汁,放入少许盐巴,盛装,即得。
本发明治疗腹胀的中药,可制成茶剂,早晚各一次口服,可主治腹胀、胃胀、腹泻等症状,止呕吐反胃,治恶气,宿食不消,治下气,助于消化,利于化食;去邪毒及体内一切恶气,长期服用亦可通神明目,疗效高。本发明中药成分均采自天然中草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且药源充足,制作工艺易为,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高,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各组分的药学功效与原理作用为:
益母草:又名茺蔚,治胃胀,肚子胀,胸口闷,呕吐,消化不良。
高良姜根:治疗积冷,止呕吐反胃,助于消化。
薄荷:治恶气,腹胀满,宿食不消,下气,能发汗,解除劳气,使人口气清洁。
荏:可治腹泻,呕吐,反胃,利大小便,消痰止咳,平肺气湍急。
水苏茎叶:主治下气,助消化,可除口臭,去邪毒及体内一切恶气,长期服用可通神明目,轻身耐老延寿。
芜菁:利于化食。
神曲:治疗腹泻。
茶叶:治疗腹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成分天然,安全无毒,疗效显著,价格低廉,适用人群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茶剂,制作工艺为:按重量配比取益母草1.5份,高良姜根1.5份,薄荷1.2份,荏1.4份,水苏茎叶2份,芜菁2份,神曲1.1份,茶叶1.2份,将各中草药组分烘干至含水量为13%,混合后加水煎熬至浓汁成2碗,在浓汁中放入盐巴1份,盛装,即得本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茶剂,按重量配比取益母草2份,高良姜根2份,薄荷1份,荏1份,水苏茎叶2份,芜菁1份,神曲1份,茶叶1份,将各中草药组分烘干至含水量为13%,混合后加水煎熬至浓汁成2碗,在浓汁中放入盐巴3份,盛装,即得本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三:
按重量配比取益母草5份,高良姜根4.8份,薄荷3份,荏2.9份,水苏茎叶3.6份,芜菁4份,神曲3份,茶叶3份,将各组分烘干至含水量为13%,混合后加水煎熬至浓汁成1碗,在浓汁中放入盐巴5份,盛装,即得本中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珠,未经王金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