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显示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548.6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04 | 分类号: | H01J17/04;H01J17/16;H01J17/4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3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板。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显示板中,在由有效障壁划分的放电串(Cell)内形成的荧光体层的同时形成多个电极(Electrode)。
通过这种电极向放电串提供驱动信号。
则,放电串内通过供应的驱动信号产生放电。在此,在放电串内通过驱动信号放电时,充入放电串内的放电气体会产生真空紫外线(VacuumUltravioletrays),这种真空紫外线激发形成在放电串内的荧光体,产生可见光。通过这种可见光,在等离子显示板的画面上显示影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改善障壁形状从而降低噪音的等离子显示板。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配置互相并排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前面基板;与前面基板对置配置的后面基板;及在前面基板和后面基板之间划分放电串的障壁;障壁中,与第1电极及第2电极重叠的位置上形成沉陷部。
其中,沉陷部的高度为障壁高度的0.02倍~0.1倍。
其中,沉陷部的宽度为障壁中端宽度的0.05倍~0.5倍,最好沉陷部宽度是障壁中端宽度的0.1倍~0.2倍。
其中,障壁包括互相交叉的第1障壁和第2障壁,第1障壁或第2障壁当中至少一个上形成上述沉陷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通过在障壁中,在与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重叠位置上形成沉陷部,具有降低驱动时障壁和上部电介质层冲突产生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介绍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图片。
图2为进一步具体介绍障壁的图片。
图3a至图3c为介绍障壁中形成沉陷部的理由的图片。
图4为更具体介绍沉陷部的宽度的图片。
图5为介绍第1障壁和第2障壁交叉的为之中沉陷部形状的图片。
图6为介绍第1障壁和第2障壁交叉的为之中沉陷部的另一种形状的图片。
图7为介绍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中体现影像色调的影像帧(Frame)的图片。
图8为介绍包含在影像帧的子字段中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操作一例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介绍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
图1为介绍本发明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图片。
首先,分析图1,则本发明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由配置互相并排的第1电极102和第2电极103的前面基板101,和配置与第1电极102及第2电极103交叉的第3电极113的后面基板111接合而成。
在此,虽然图1没有显示第1电极102和第2电极103分别可以包含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
透明电极(102a,103a)可以包含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等透明材质。
总线电极(102b,103b)可以包含银(Ag)等电导性良好的金属材质。
或,第1电极102和第2电极103可以以单层(OneLayer)结构组成。例如,第1电极(102)和第2电极(103)可以是省略前述透明电极的电极,例如ITO-Less电极。
而且,虽然图1中没有显示,可以在前面基板101和第1电极102及第2电极103的之间配置具有比第1电极102及第2电极103更暗颜色的黑色层。例如,第1电极102和第2电极103分别包含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时,可以分别在第1电极102的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的之间及第2电极103的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的之间配置黑色层。
这种形成第1电极102和第2电极103的前面基板101上部,可以形成覆盖第1电极102和第2电极103的上部电介质层104。
上部电介质层104限制第1电极102及第2电极103的放电电流,使第1电极(102,Y)和第2电极(103,Z)之间绝缘。
可以在上部电介质层104上面形成易化放电条件的保护层105。这种保护层105可以由二次电子释放系数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镁(MgO)组成。
同时,后面基板111上配置电极,例如第3电极113,可用在这种形成第3电极113的后面基板111上部,形成覆盖第3电极113的下部电介质层115。
这种下部电介质层115可以使第3电极113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铈菱形纳米片状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夹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