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棉织物的漂白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5083.4 | 申请日: | 200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俞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L3/02 | 分类号: | D06L3/02;D06M13/188;D06M16/00;C12S11/00;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2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棉 织物 漂白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棉针织物的漂白工艺,属纺织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纯棉织物由于棉纱的光泽较差及棉的变性作用,一般要经过漂白处理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光泽。但漂白织物成品放置一段时间后,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黄变现象(俗称黄斑)。这些黄斑在成品的表象无规律可循,大小形状不一。经过观察与试验,纯棉织物发生黄变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1、纤维自身的黄变。由于棉纤维本身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紫外线、空气中的氧气、温度等变化使纤维自身发生黄变。由于这种黄变过程缓慢、均匀,一般为消费者认可和接受,不影响产品的使用。
2、织物在漂白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引起的黄变。如增白剂耐光牢度差,加白所用染料色牢度差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双氧水、烧碱等去除不净等,放置一段落时间后也会出现不规则、不同程度的黄变。
3、可移染物质的黄变。由NOx气体形成的可移染性物质,移染到织物内引起的黄变。
4、金属离子引起的黄变。比如纤维表面含铁离子引起的黄变。
现阶段,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工艺流程与加工剂对纯棉织物进行漂白处理。虽然处理后也能满足织物所需的白度要求,但不能确保织物在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变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于普通加工方法的纯棉织物漂白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纯棉织物的漂白工艺,工艺流程包括练漂→热水洗→过酸→脱氧→水洗。其具体工艺配方包括:
1、漂白配方
精练剂 1-3g/L
稳定剂 1-4g/L
烧碱 2-5g/L
双氧水 20-35% 浓度 10-15g/L
螯合分散剂1-3g/L
增白剂 0.1-0.6%
2、处理条件
浴比 1∶8-1∶15
温度 30-95℃
时间 保温60-90min
3、热水洗
锅内热水洗(70-85℃) 15-25min
4、过酸
醋酸 1-3g/L
浴比 1∶8-1∶15
温度 35-55℃
时间 10-20min
5、脱氧
脱氧酶 0.1-0.2%
浴比 1∶8-1∶15
温度 35-55℃
时间 10-20min
6、脱氧时间达到后,测试织物表面双氧水含量,无双氧水后,排液,再于30-55℃温水洗涤一定时间后,出锅即可。
上述工艺配方的特征在于:
1、螯合分散剂选用螯合铁离子能力比较强的金属离子螯合剂SS-201。
2、在过酸阶段,不建议使用冰醋酸,改为使用中和酸,以便对纤维内部及表面的烧碱进行全面的中和,同时严格控制过酸的时间及温度。
3、保证脱氧时间充分,并根据织物的实际情况决定脱氧酶的用量。
4、建议织物在进行柔软处理时,加入适量的不挥发酸,以使布面的PH值控制在5.0-5.5范围内。同时,尽量选用阴离子柔软剂以代替阳离子、弱阳离子或普通硅油对织物进行柔软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独特的螯合剂不仅能螯合纤维内的铁离子,而且能螯合漂白液内的铁离子,避免了因为织物表面含铁离子而引起的黄变。
2、加入的中和酸不仅可以中和纤维表面的烧碱,也能中和纤维内部的烧碱,从而达到完全中和的效果。
3、织物保持弱酸性可以有效的中和空气中的弱碱性污染气体,从而避免织物的黄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
织物来源于一家专门生产纯棉机织产品的纺织厂,织物规格为普通的平纹组织,幅宽1200mm。织物的具体漂白配方及工艺流程如下:
1、漂白配方
精练剂 1g/L
稳定剂 1g/L
烧碱 2g/L
双氧水 20-35% 浓度 10g/L
螯合分散剂 1g/L
增白剂 0.1%
2、处理条件
浴比 1∶10
温度 40±5℃
时间 保温60min
3、热水洗
锅内热水洗(85℃) 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童车
- 下一篇:一种双电源开关配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