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鱼出血病免疫用增强剂、特异性饵料、注射剂及免疫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020.9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杰;陈宇;李艳和;潘庭双;卢文轩;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23K1/18;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鱼 出血病 免疫 增强 特异性 饵料 注射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草鱼出血病的免疫效果,具体地说是在草鱼出血病免疫过程中,应用免疫增强剂、特异性饵料、以及草鱼亲鱼体内注射出血病疫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养殖业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饲频率增加,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出现,感染各种疫病几率大大升高,已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流行性出血病爆发经常会给一些地区养殖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加强对出血病预防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草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用于水生动物疾病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化学药物治疗,一是疫苗预防。使用抗生素虽可部分地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抗生素大量使用,会破坏养殖水环境和水生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导致某些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进而又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国内对草鱼苗种的免疫方式主要有3种:注射、浸浴和口服。(1)注射因易引起鱼体受伤,费时费力和不易操作,且在鱼苗阶段更难操作,受到较大的限制;(2)浸浴也是目前常使用的一种给予途径,但存在技术上仍需前处理和免疫效果差等难题,在经济上也受到因成本高而制约着广泛应用于生产;(3)口服虽然是一种方便的途径,它不会受到时间、地点和水产动物的大小制约,也可减少劳动强度,但通常疫苗混合在一般饵料易损失,进入鱼体后疫苗的抗原性易受消化液破坏,疫苗用量大和免疫效果差,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传统的疫苗预防法对于生长在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来说,疫苗预防接种操作上不方便,并且效果也不理想。综合上述,这三种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因此寻求草鱼免疫更简便和有效的新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草鱼在苗种阶段的免疫接种存在的缺陷和免疫效果不理想,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本发明提供:草鱼出血病免疫中使用的免疫增强剂增强免疫效果;通过雌性亲鱼腹腔注射,依靠亲鱼体内产生抗体传递给仔鱼,使其产生初级抗体;草鱼苗口服免疫的特异性饵料加强免疫;通过这些措施综合使用提高草鱼出血病免疫效果。
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草鱼出血病免疫用增强剂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壳聚糖(脱乙酰基产物)90-100份、β-葡聚糖8-10份、维生素C 1-3份、维生素E 1-3份。
用于草鱼出血病免疫的特异性饵料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上述草鱼出血病免疫用增强剂 2-2.5份
轮虫 55-65份
蛋黄 28-35份
淀粉 8-10份
水 适量;
草鱼出血病疫苗的用量遵照疫苗生产厂家的要求,用适量水将上述预备饵料与草鱼出血病疫苗充分混合成流体得特异性饵料,即作为草鱼苗的开口饵料。
将草鱼出血病免疫用增强剂与草鱼出血病疫苗配合使用,草鱼出血病疫苗的用量遵照疫苗生产厂家的要求,草鱼出血病免疫用增强剂的用量占草鱼出血病疫苗注射液体总量1%,充分混合30分钟以上得注射剂,在草鱼亲繁殖前30~45天期间,用于雌性亲鱼腹腔注射。
本发明免疫增强剂中各成份作用如下:
壳聚糖(脱乙酰基产物)、β-葡聚糖能刺激草鱼的免疫系统,并增强其免疫活性,是由于动物机体内的部分免疫活性细胞表面存在免疫刺激剂(如壳聚糖、葡聚糖)的受体,当免疫刺激剂与巨噬细胞结合后,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导致诸如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与杀菌活性、通过补体途径刺激体液免疫反应、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性物质的免疫应答水平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发生,能引起特异、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活动增强。
维生素C、维生素E可增强鱼体免疫效果。
轮虫、蛋黄和淀粉混合后对疫苗具有高吸附能力,使用这种方法投喂,疫苗在水体中溶解损失较少和更适口,从而减少疫苗用量。同时,它们又是草鱼苗的适口饵料。
本发明草鱼出血病免疫用增强剂配方是通过多次实验优化得出的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在草鱼流行性重大疾病的免疫防治中,使用本发明免疫增强剂通过亲鱼注射和鱼苗口服,对草鱼免疫有显著增强效果,免疫保护力比现有免疫水平可提高1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台叶药材及其制剂的药物检测方法
- 下一篇:高尔夫杆头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