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3855.0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新;俞建平;黄坤敏;虞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0 | 分类号: | A01N47/20;A01N43/653;A01N43/9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啶菌酯 杀菌剂 组合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药在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方面,存在不理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好的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其特征是:其药物成分是由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组成。
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50∶1~60。
所述唑类杀菌剂是三环唑、三唑酮、氟环唑、腈菌唑、丙环唑、戊唑醇或烯唑醇。
一种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产品经试验证实在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杀菌效果好。
具体试验情况:1、氯啶菌酯·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试验采用盆栽法。各浓度处理4盆,每盆10颗水稻苗(3片完全叶后),在稻苗上用喷雾塔定量喷雾,喷药后后用薄层玻璃喷雾器喷雾接种稻瘟病菌孢子,然后移至保湿罩中,26℃下保持黑暗24hr,RH 100%,再移至人工气候箱中,光暗各12小时,10000LUX,RH 85-90%,26℃-28℃培养。接种7天后,调查防效,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A、B分别代表二个药剂组分,a|、b是各组分在混剂中含量的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其中: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SR值的计算方法为: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
SR=EC50(理论值)/EC50(实际值)
氯啶菌酯与三环唑复配防治稻瘟病试验结果汇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