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弹子锁具的弹子的加工方法及其专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23690.7 | 申请日: | 200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项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龙江 |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子 加工 方法 及其 专用 模具 | ||
1、一种用于弹子锁具的弹子的加工方法:分步骤、多工位连续挤压加工完成弹子的头部和尾部的成型,采用圆柱状金属丝作为加工弹子的坯料,连续传送坯料同时定距对坯料的两侧碾压成扁形,送入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对坯料的一端进行挤压形成坯料的圆锥头部分,接着将坯料从圆柱状金属丝上切断,将坯料送入弹子头部成型加工位,在此处将坯料的圆锥头部分挤压成不完整半球型,最后再将坯料翻转180度并送入弹子尾部成型加工位,一端对坯料的尾部挤压形成环形的倒角,另一端将坯料头部的不完整半球型挤压形成完整的半球型,坯料上被挤压部分的多余坯料挤到坯料两侧,使坯料的直径变大,形成完整的弹子。
2、一种以上述加工方法加工用于弹子锁具的弹子的专用模具,包括动模和静模,动模上设置有导柱,静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导套,导柱与导套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动模和静模合模面形成弹子成型加工位,弹子成型加工位包括弹子圆锥头成型、弹子头部成型、弹子尾部成型三个工位,三个工位沿坯料行进方向依次排列成一条直线,弹子圆锥头成型工位由一副独立设置在静模上的并相互配合的小静模和小动模组成,在小静模和小动模的配合面上形成弹子圆锥头成型槽,弹子圆锥头成型槽的截面为上端为圆锥型,下端为圆柱型;弹子头部成型工位由在静模上的头部成型孔和动模上对应静模上成型孔位置的顶柱构成,在静模上的头部成型孔的深度与弹子长度相适配,头部成型孔的底部为半球形,半球形的弧度与弹子头部的弧度一致,在半球形的弧度最高点设有下通孔,下通孔内装设有顶杆装置,动模上的顶柱前端为平面,顶柱的高度与头部成型孔相适配;弹子圆锥头成型工位由在静模上的倒角孔和动模上对应静模上倒角孔位置的弧形顶柱构成,在静模上的倒角孔的深度与直径与弹子直径和深度相适配,孔的底部为环形的倒角,倒角大小于弹子尾部的倒角大小相对应,顶针装置也相应设置,在动模上的弧形顶柱的前端为半球面,球面弧度与弹子头部的弧度相适配;在弹子头部成型工位与弹子尾部成型工位之间的静模上设有用于变换坯料加工位置的摆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用于弹子锁具的弹子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静模上的小模具的小静模和小动模的配合面上依次形成圆柱状长槽、一次弹子圆锥头成型槽、二次弹子圆锥头成型槽,圆柱状长槽的形状尺寸与圆柱状金属丝相适配,一次、二次弹子圆锥头成型槽的截面为上端为圆锥型,下端为圆柱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工用于弹子锁具的弹子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小模具的小静模和小动模都安装在模箱内,模箱设置在静模的凹腔内,进料口设在模箱底面,小静模和小动模配合面两侧的同一高度上分别设有一定位槽,呈“工”型的拉片的两头分别插入定位槽内,拉片的厚度与定位槽的高度相当,小动模通过拉片与小静模构成滑动分合配合,拉片的中部设有对应进料口的弹子毛坯导孔,在拉片两侧各设有一个销子,销子下端固定在模箱上,销子对拉片构成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工用于弹子锁具的弹子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摆臂装置包括摆杆、夹紧块,摆杆设在静模上,位于弹子头部成型工位和弹子尾部成型工之间,与坯料的行进方向垂直,摆杆可沿其轴线来回摆动,夹紧块由两个半夹紧块构成,在两个半夹紧块配合面上形成弹子孔,两者之间有复位弹簧连接,夹紧块一端固定在摆杆上,其上的弹子孔与静模上的头部成型孔和倒角孔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用于弹子锁具的弹子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摆臂装置包括摆杆、夹紧块,摆杆设在静模上,位于弹子头部成型工位和弹子尾部成型工之间,与坯料的行进方向垂直,摆杆可沿其轴线来回摆动,夹紧块由两个半夹紧块构成,在两个半夹紧块配合面上形成弹子孔,两者之间有复位弹簧连接,夹紧块一端固定在摆杆上,其上的弹子孔与静模上的头部成型孔和倒角孔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龙江,未经项龙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6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许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气体及固体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