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辊铸轧带钢机的铸轧带钢的引出方法及引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645.1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良;郑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建明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B21B1/4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辊铸轧 带钢 引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钢铁工业的轧钢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辊铸轧带钢机的铸轧带钢的引出方法及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双辊铸轧带钢机进行热轧带钢生产时,是将高温钢水直接浇入一对相对旋转的铸轧辊间,钢水从两辊中间自上而下流动逐渐结晶,同时在双辊轧制力作用下,铸轧成薄板型带钢从双辊辊缝产出。前期浇入钢水由于来不及受到铸轧辊的冷却,容易产生不连续的碎钢片,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辊铸轧带钢机的铸轧带钢的引出方法及引出装置,通过该方法与装置消除前期碎钢片的产生,一开始就形成完整的铸轧带钢,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引带的一端伸入两铸轧辊间;其次,引带的另一端经滚道穿过夹轮;最后,引带尾端绕制在引带卷取机上。
本发明的引带厚度为0.5-1.5毫米,宽度为铸轧辊辊身宽度的1/3-2/3,引带伸入长度为铸轧辊圆周长的1/8-1/4,引带总长为伸入长度加20.3-20.8米。
本发明的引带未端连接尾带,尾带的另一端经滚道穿过夹轮绕制在引带卷取机上,尾带宽度50-150毫米,厚度0.5-1.0毫米,长度为20米,其中的引带长度为300-800毫米。
本发明的引出装置包括引带、尾带、滚道、夹轮和引带卷取机,在铸轧辊的下方安装滚道,滚道上安装一组夹轮,在夹轮的后端安装引带卷取机。
本发明的两对夹轮间安装引带剪切机。
使用时,在钢水未浇入以前,将引带放置在双铸轧辊中间,伸入长度为铸轧辊圆周长的1/8-1/4;前期注入钢水在引带上冷却降温,其温度在引带轴向逐渐形成一致,均匀结晶形成完整的带钢;带钢经尾带和引带引出后,尾带的未端被卷制在引带卷取机上,当引带和带钢经过滚道和夹轮时,引带剪切机将引带与带钢的熔焊处剪断,引带被卷制在卷取机滚筒上,带钢继续在滚道上前进。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简单,结晶均匀,一开始就形成完整带钢,防止碎钢片的产生,并且引导带钢到滚道上让带钢在滚道中向前进,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铸轧辊,2引带,3尾带,4滚道,5夹轮,6引带剪切机,7引带卷取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引带的一端伸入两铸轧辊间;其次,引带的另一端经滚道穿过夹轮;最后,引带尾端绕制在引带卷取机上。
本发明的引带厚度为0.5-1.5毫米,宽度为铸轧辊辊身长度的1/3-2/3,引带伸入长度为铸轧辊圆周长的1/8-1/4,引带总长为伸入长度加20.3-20.8米。
本发明的引带未端连接尾带,尾带的另一端经滚道穿过夹轮绕制在引带卷取机上,尾带宽度50-150毫米,厚度0.5-1.0毫米,长度为20米,其中的引带长度为300-800毫米。
本发明的引出装置包括引带2、尾带3、滚道4、夹轮5和引带卷取机7,在铸轧辊1的下方安装滚道4,滚道4上安装一组夹轮5,在夹轮5的后端安装引带卷取机7。
本发明的两对夹轮间安装引带剪切机6。
使用时,在钢水未浇入以前,将引带2放置在双铸轧辊1中间,伸入长度为铸轧辊圆周长的1/8-1/4;前期注入钢水在引带2上冷却降温,其温度在引带轴向逐渐形成一致,均匀结晶形成完整的带钢;带钢经尾带3和引带2引出后,尾带3的未端被卷制在引带卷取机7上,当引带和带钢经过滚道4和夹轮5时,引带剪切机6将引带与带钢的熔焊处剪断,引带2被卷制在卷取机滚筒上,带钢继续在滚道4上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建明,未经戚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组合模板
- 下一篇:一种编藤布的生产方法及其编藤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