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圆弧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456.4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戴益民;端宝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40 | 分类号: | B23B5/40;B23Q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弧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圆弧加工装置,特别是应用在普通车床上快速便捷加工各种不同内圆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内圆弧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靠技术工人的水平及样板检测或通过靠模加工来完成,如果用样板法加工不但加工精度不高,而且费时费力,质量不能保持稳定。如果用靠模法加工,不同的内圆弧要不同的靠模来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圆弧加工装置,它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加工不同直径的内圆弧。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圆弧加工装置,它包括传动杆,传动杆的侧面为支座,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手轮,所述的传动杆的另一端设有蜗杆,在蜗杆侧面设有转动刀座,转动刀座的上部设置为压板,压板的上板和下板之间夹有刀具,转动刀座的下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位于转动刀座下面的座体内,在转动轴上套有蜗轮,蜗轮与转动轴连接,蜗杆与蜗轮相接触,蜗杆与蜗轮为传动状态,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依次带动转动轴、压板和刀具转动。
所述的座体的上部和下部都设有轴承,两轴承位置相对应,转动轴位于两轴承内。所述蜗轮与转动轴之间为键配合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装在小刀架上,通过蜗轮蜗杆之间的传动带动刀具转动产生内圆弧轨迹,从而加工所需要的圆弧,这样不但方便快捷,加工精度高,而且适用范围广,可以在普通机床上能得到广泛应用。本发明只需要通过调整刀尖至转轴中心的距离就能所需加工圆弧半径,从而可以达到加工不同内圆弧要求,调节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本发明为一种内圆弧加工装置,它包括传动杆1,传动杆1的侧面为支座2,传动杆1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手轮3,所述的传动杆1的另一端设有蜗杆4,在蜗杆4侧面设有转动刀座,转动刀座的上部设置为压板5,压板5的上板和下板之间夹有刀具6,转动刀座的下部设有转动轴8,座体11的上部和下部都设有轴承9,两轴承9位置相对应,转动轴8位于两轴承9内,在转动轴8上套有蜗轮7,蜗轮7与转动轴8之间为键10配合连接,蜗杆4与蜗轮7相接触,蜗杆4与蜗轮7为传动状态,蜗杆4带动蜗轮7转动,蜗轮7依次带动转动轴8、压板5和刀具6转动。
将本发明安装在小刀架上后,调整刀尖至回转轴中心的距离至所需加工圆弧半径。旋转手轮3通过传动杆1依次带动蜗杆4、蜗轮7转动,蜗轮7通过键10再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带动刀具6转动,从而加工所需要的圆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粘接膜剥离装置以及液晶面板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