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鸡粪便作培养料种植纯白金针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196.0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忠;许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F3/02;C05F17/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晖 |
地址: | 241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粪便 培养 种植 纯白 金针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鸡粪便作培养料种植纯白金针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各种多糖且热量低的高级食品,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防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作用。金针菇为稀有菌类的一种,尤其是白色金针菇,更具有极高的食用和商业价值。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常规的栽培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大量的谷物的皮壳、豆粕等植物性养分。研究表明动物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可用于食用菌培养基中。农户散养的家禽和家畜排泄的大量的粪便主要用于庄稼的有机肥,其带来的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鸡粪便作培养料种植纯白金针菇的方法,其目的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鸡粪便,提高其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鸡粪便作培养料种植纯白金针菇的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的制备;
2)鸡粪便处理;
3)培养料制备;
4)瓶装灭菌;
5)接种;
6)菌丝体的培养;
7)出菇管理。
所述的菌种的制备,对金针菇子实体用组织分离法对各部位进行提纯、复壮,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子实体的菌柄组织、菌盖组织、菌髓组织等各部位用组织分离法提纯、复壮,结果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各部位都可用于组织分离,组织分离株与出发菌株之间在栽培性状上有显著的遗传稳定性,金针菇子实体各部位的组织分离株在栽培性状上有显著的遗传一致性。
所述的鸡粪便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鸡粪便的收集:将无污染的鸡粪便收集堆放;
2)堆积发酵:发酵时间为10~40天,优选发酵时间为30天;
3)间隔翻堆:发酵过程中,每隔3~4天翻堆一次;
4)摊开晒干:发酵完成后,平摊晒干;
5)粉碎备用:晒干后将其粉碎备用。
所述的培养料制备,配方为:棉籽壳78~93%,蔗糖1~1.2%,熟石膏0.5~1%,麦麸0~10%,处理后的鸡粪便0~15%。棉子壳为培养料的基料,蔗糖、熟石膏、处理后的鸡粪便为培养料的营养料。
培养料制备时,加入大约培养料总重量1%的生石灰,可以避免杂菌的污染,整个生长期内不会发生病害和虫害,更不需要药物防治,保证其食用安全性。
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其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其所需的营养,而是依靠分解、吸收培养料中的养分为主;金针菇生长发育各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素四大类。
先将棉籽壳预湿,再将蔗糖、熟石膏、麦麸或处理后的鸡粪便加入棉籽壳中,加水,料水比为1:1.2~1.3,用搅拌机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PH值6.5~7。
所述的瓶装灭菌,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后塞好棉塞和牛皮纸进行灭菌,灭菌可执行一般灭菌标准内的任何灭菌条件,对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灭菌方法采用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常压灭菌,培养料温度达到100℃后维持10小时,高压灭菌培养料快速升至1.5个大气压3小时,灭菌结束,装有培养料的栽培瓶趁热放入经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
所述的接种,栽培瓶温度冷却至25~20°的培养料在无菌室或接种箱中将菌种接种至菌袋中,菌种必须盖满培养料表面。
所述的菌丝体的培养,将接种后的栽培瓶放入通风、干燥、遮光、干净的室内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整个阶段不需要光照,菌丝体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较好;并要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35天菌丝即可长满。
湿度对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是不同的,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水分较少,培养料的含水率65%左右,不宜超过70%;培养料含水率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含水过多则基料透气性不良,菌丝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甚至停滞。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水分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至85~95%,利于金针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发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附装扣件的装置
- 下一篇:源于链霉菌属的环氧化物水解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