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液化装置及液化流程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22511.8 | 申请日: | 2008-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华;夏瑞田;李克锦;龚小英;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制氧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B01D53/04;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液化 装置 流程 | ||
1.一种天然气液化装置,包括通过管路相互连接的预处理系统(1)、液化系统(2)及储存系统(3),原料天然气按顺序经过预处理系统(1)和液化系统(2)后转化成液化天然气进入储存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系统(2)包括用于热交换的主换热器(21)和过冷器(22),用于将液化天然气分离出来的第一气液分离器(23)和第二气液分离器(24),以及一个膨胀机(27);经过预处理系统(1)过滤后的天然气按顺序进入主换热器(21)、第一气液分离器(23)、过冷器(22)、第二气液分离器(24)后转化成液化天然气;所述的膨胀机(27)与预处理系统(1)的管路连通,所述膨胀机(27)的管路穿过主换热器(21),并为主换热器(21)提供冷量;所述的主换热器(21)和第一气液分离器(23)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一节流阀(25);所述的过冷器(22)和第二气液分离器(24)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节流阀(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液分离器(23)和第二气液分离器(24)中产生的闪蒸气按顺序经过过冷器(22)和主换热器(21)后进入低压管网(6),所述的闪蒸气为过冷器(22)和主换热器(21)提供冷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膨胀机(27)膨胀后的天然气经过主换热器(21)和预处理系统(1)后进入中压管网(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1)包括用于脱除原料天然气中的水、重烃和苯的第一吸附器(11)和用于脱除二氧化碳的第二吸附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吸附器(11)和第二吸附器(12)中的吸附剂再生的加热炉(7),与所述膨胀机(27)的增压端(28)管路连接。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装置的液化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天然气经预处理系统(1)的第一吸附器(11)脱除水、重烃和苯,其中一部分再进入第二吸附器(12)脱除二氧化碳;
脱除二氧化碳后的天然气,经过主换热器(21)后降温,使天然气完全液化;仅脱除水、重烃和苯的天然气,经过主换热器(21)后降温后,进入膨胀机(27)膨胀,为主换热器(21)提供冷量;
完全液化后的天然气经过第一节流阀(25)降压后,再进入到第一气液分离器(23),此时第一气液分离器(23)的顶部会产生闪蒸气,底部为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再经所述过冷器(22)进行深度过冷;
深度过冷后的液化天然气经第二节流阀(26)降压后,再进入到第二气液分离器(24),此时第二气液分离器(24)的顶部会产生闪蒸气,底部的液化天然气则进入储存系统(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流程,其特征在于:从第一气液分离器(23)和第二气液分离器(24)分离出来的闪蒸气经过所述过冷器(22)后,汇合经过主换热器(21)后进入到低压管网(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流程,其特征在于:进入膨胀机(27)膨胀后的天然气返回主换热器(21)中复热后,再进入膨胀机(27)的增压端(28)增压,经过预处理系统(1)冷却后进入中压管网(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流程,其特征在于:完全液化后的天然气经过第一节流阀(25)后,其压力从每立方厘米的50公斤降低到20公斤;深度过冷后的液化天然气经第二节流阀(26),其压力从每立方厘米的20公斤降低到4公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流程,其特征在于:液化天然气经所述过冷器(22)进行深度过冷后的温度会降低7-8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制氧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制氧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5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