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467.0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华;李向东;徐健;季宏;李渊峰;郭拥军;瞿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明远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H01B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绝缘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尤其涉及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和深入,城乡电网发展愈趋成熟,架空绝缘接户电缆已得到广泛使用,目前架空绝缘接户电缆有两根单芯电缆并行的方式和双芯绞合的方式,而两根单芯电缆并行的架空绝缘电接户缆存在着以下不足:制造成本较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力等自然因素会造成电缆之间的互相碰撞磨擦,造成电缆损伤,使用寿命较短。而双芯绞合的架空绝缘电缆又会出现:1)由于需要两套模具,一套模具带有极性标识线,另外一套模具无极性标识线,生产过程中,需要换模,换模时容易造成绝缘材料的浪费,而且花费的时间很长,制造成本较高;2)因风力等自然因素易发生线芯间的碰撞挤压,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该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增强了抗风力等自然因素影响的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其由第一电缆体绝缘层、第一电缆体导电线芯、连接体、第二电缆体绝缘层和第二电缆体导电线芯组成,所述的第一电缆体导电线芯和第二电缆体导电线芯具有相同的圆形横截面,所述的第一电缆体绝缘层、连接体和第二电缆体绝缘层为形成一体的结构,所述的第一电缆体绝缘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续的凸脊状的极性标志线。
所述的连接体的横向尺寸e为1.2~2毫米,连接体的厚度为0.7~1毫米。
所述的连接体的横向尺寸e为1.5毫米,连接体的厚度为0.8毫米。
本发明一种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采用这样的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良好的自承载能力,使其截面可取到10平方毫米以下;2)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受风力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延长了使用寿命;3)外形美观,便于架设安装;4)弯曲性能好,能适用弯曲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地,扩大了它的使用场所;5)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在图1、图2中,1、极性标志线;2、第一电缆体导电线芯;3、第一电缆体绝缘层;4、连接体;5、第二电缆体绝缘层;6、第二电缆体导电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由第一电缆体绝缘层3、第一电缆体导电线芯2、连接体4、第二电缆体绝缘层5和第二电缆体导电线芯6组成,第一电缆体导电线芯2和第二电缆体导电线芯6具有相同的圆形横截面,其为绞合的铜、铝或铝合金结构,也可为实芯结构。第一电缆体绝缘层3、连接体4和第二电缆体绝缘层5为形成一体的结构,其可采用高电气性能、低损耗的黑色耐候型聚氯乙烯(PVC)绝缘材料制作,也可采用聚乙烯(PE)绝缘材料制作,还可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制作,第一电缆体绝缘层3的外表面上制成一连续的凸脊状的极性标志线。连接体的横向尺寸e采用1.2~2毫米,连接体的厚度采用0.7~1毫米,当连接体的横向尺寸e采用1.5毫米,连接体的厚度采用0.8毫米时,具有更优的性价比。
本发明自承式架空绝缘接户电缆采用这样的结构,1)具有良好的自承载能力,使其截面可取到10平方毫米以下;2)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受风力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延长了使用寿命;3)外形美观,便于架设安装;4)弯曲性能好,能适用弯曲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地,扩大了它的使用场所;5)降低了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明远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明远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