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401.1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莫祥银;俞琛捷;王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7/48 | 分类号: | C04B7/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4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硅酸盐 水泥外加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类,涉及一种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及其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背景
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混合材(硅灰、粉煤灰、矿渣等)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其中,混合材料多为工业废弃物,适当掺入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能提高水泥的和易性等性能,但是,掺量过多,也会降低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物理性能。如何在保证水泥强度和各项物理性能的条件下,通过技术手段增加水泥中混合材的比例,从而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成为一个新课题。
众所周知,在水泥中掺加某些外加剂能改善水泥中混合材的掺加量和其它性能,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对水泥外加剂进行不断改进,并研制出性能各异的水泥外加剂。现有的水泥外加剂的主要缺陷在于:功能单一,综合效能差。为了满足水泥技术发展的需要,利用来源丰富的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一种质优价廉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其掺加在水泥中可以激发水泥中混合材的潜在活性,促进水泥熟料强度的持续发展,改善水泥的理化性能和施工性能,从而在增加混合材比例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并提高水泥的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节约能源的要求。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及其生产工艺。采用本发明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可以在增加混合材比例的情况下,保证并提高水泥的质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节约能源的要求。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由无机外加剂和有机外加剂组成;其重量比例为:水泥熟料20~75、无机外加剂20~75、有机外加剂1~5;
所述的无机外加剂选自:粉煤灰、沸石渣、硅灰、锂渣、硫酸钙渣和煅烧磷石膏渣的复合物;
所述的有机外加剂选自:甲酸钙、氟硅酸钙、乙二醇、丙三醇、聚乙烯醇和丙烯酸酯的复合物。
更优化和更具体地说,所述的无机外加剂由以下原料及重量比例组成:粉煤灰40~70、沸石渣15~35、硅灰3~15、锂渣3~15、硫酸钙渣3~15、煅烧磷石膏3~15;
所述的有机外加剂由以下原料及重量比例组成:甲酸钙25~45、氟硅酸钙25~45、乙二醇5~15、丙三醇5~15、聚乙烯醇5~15、丙烯酸酯5~15。
本申请推荐以下最佳比例:
所述的无机外加剂由以下原料及重量配比组成:粉煤灰40~45、沸石渣20~30、硅灰10~15、锂渣3~5、硫酸钙渣3~5、煅烧磷石膏3~5;
所述的有机外加剂由以下原料及重量配比组成:甲酸钙25~30、氟硅酸钙25~30、乙二醇10~15、丙三醇10~15、聚乙烯醇10~15、丙烯酸酯10~15。
完成本发明第二个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复合硅酸盐水泥外加剂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首先,将无机外加剂按配比混合并粉磨至0.08mm孔筛筛余在5%以下的细粉;
然后将有机外加剂按配比混合并粉磨至1μm以下粒径占95%以上的细粉;
最后按比例加入水泥熟料、无机外加剂和有机外加剂粉磨至标准水泥细度的成品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