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315.0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医;李永新;梁人杰;曾万仲;贾仲伟;石晓晶;张辉;吕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D01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拨式 蚕茧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蚕茧行业中某些加工场合需要将蚕茧逐个分离出以便进行操作,比如用荧光判性法自动逐个检测出蚕茧的性别,分出雄性蚕茧,以期到得高品质6A级生丝;或者,对蚕茧进行逐个削口,以提取纯正的丝素蛋白。这些都需要将蚕茧分离成逐个运动的状态,再运送到指定的检测或者操作位置。然而,蚕茧有着不同于别的物体的独特之处:轻、粘,而且尺寸并不严格相同。因此将蚕茧不受破坏地分离为逐个的状态并传送到位,需要特殊的装置来完成。
中国专利CN91213197.7提出了一种能够对单个蚕茧进行操作的蚕茧排列机构。该机构便于以后对每个蚕茧进行削口,将蚕蛹从蚕茧中取出。具体的排序流程是:经皮带圆柱将蚕茧蚕衣剥去;由倾斜的胶布格层带将蚕茧一只接一只地排列成一线;由尼龙螺旋棒将蚕茧一只一只地沿棒的轴向交接给横向排放链条;横向排放链蚕茧严格地、一只一只地横向排放以便于交接检测;横向排放链条将以排放好的茧交接给检测装置。这套蚕茧排列机构,可将茧横向排列起来,为后续的操作做好准备。剥茧后就接着分离,蚕茧经过剥离之后表面较为光滑,几乎不存在蚕茧的粘连问题。但是由于该机械中没有强制作用,轻质的蚕茧很难完全落进皮带槽位内,造成蚕茧不能被可靠地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中国专利CN200620088160.7提出了一种蚕茧削口装置,也可实现使蚕茧逐个进入检测区的目的。蚕茧放入料斗中,在搅棍的搅拌下依次逐个进入导筒中,导管长度约为10粒蚕茧。进入导筒中之后,蚕茧从导管末端落入转盘上均匀分布的茧孔内,在转盘的推动下在下导轨上运动。茧孔一次只允许进一只茧,这就实现了对蚕茧逐个操作的目的。但该装置无法克服粘连的问题,即粘为一团的多个蚕茧很难从料斗中逐个掉入导筒中。同时由于料斗中搅棍的运动,还极有可能把蚕茧的丝抽绕出来而挂在搅棍上,蚕茧也因此很难掉入下方的导筒。由于粘连,蚕茧也很有可能被粘挂在导筒的筒壁里,造成堵塞,后续蚕茧无法下移或者无法掉入转盘的茧孔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逐个分离蚕茧,并将分离出的蚕茧准确传送到指定位置,分离及传送过程不会造成卡茧或瘪茧的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是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包括放置蚕茧的料斗,料斗下方为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料斗与通道的接合处设置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拨茧盘,在料斗的一侧设置隔茧簧片,其下边缘靠近拨茧盘,并保持一定距离,在料斗的另一侧设置阻茧簧片,其下端沿着拨茧盘的空隙进入通道内,并不与拨茧盘或通道接触;安装在左侧漏斗板上的隔茧簧片离拨茧盘的中间槽的表面的距离可以通过一个蚕茧;安装在右侧漏斗板上的阻茧簧片离拨茧盘中间槽表面的距离小于蚕茧的半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以拨茧盘的转动来促使蚕茧掉入槽内,拨茧盘一侧用隔茧簧片来防止有多个蚕茧同时落入通道的情况,另一侧的阻茧簧片可将可能粘在拨茧盘上的蚕茧拨落;2、本发明针对蚕茧的轻和粘的特性,实现了将蚕茧分离成逐个落入通道的状态,并顺着通道可以准确到达指定的检测位置;3、本发明结构简单,作用可靠,不卡茧,不堵塞;4、本发明体积小,便于制成多个通道并列工作,可广泛应用于速度较高的分离蚕茧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要运动件拨茧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隔茧簧片将多余的蚕茧弹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阻茧簧片施力于粘在槽内的蚕茧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给出。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结合图1,本发明的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主要由放蚕茧2的料斗1,隔茧簧片3,转轴4,拨茧盘5,紧定螺钉6,阻茧簧片7和通道8组成。在料斗1与通道8的接合处设置转轴4,在转轴4上用紧定螺钉安装拨茧盘5。在料斗1的左侧两个螺钉固定S形的隔茧簧片3,其下边缘靠近拨茧盘,并保持一定距离。在料斗1的右侧用两个螺钉固定 d形的阻茧簧片7,其下端沿着拨茧盘的空隙12进入通道内,并不与拨茧盘或通道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档库安全访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气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