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缓释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2114.0 申请日: 2008-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1322849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发明(设计)人: 王自正;刘璐;黄培林;祁本忠;王峰;李少华;杜同信;邵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 王自正;刘璐;黄培林;祁本忠;王峰;李少华;杜同信;邵国强
主分类号: A61K51/12 分类号: A61K51/12;A61K51/06;A61P35/00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徐冬涛;刘成群
地址: 210006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放射性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放射医学领域,涉及一种放射性缓释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放射性药物32P-磷酸铬(32P-chromic phosphate,32P-CP)胶体早年被用于腔内恶性积液治疗、组织间质治疗和淋巴治疗[1-4]32P是纯β-发射体,平均能量为0.695MeV(最大能量为1.71Mev),半衰期为14.28d,组织中射程平均为3~4mm(最大射程达7.6mm),通过韧致辐射显像可粗略观察全身放射性分布,临床应用中易于辐射防护,且来源容易,价格适中,是理想的治疗用核素。32P-CP胶体颗粒大小约20~50nm(占60%),理化性质稳定,属纳米级核素,是理想的内照射治疗性药物。

放射性核素间质近距离照射疗法(brachytherapy)治疗实体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技术,其方法是将点状放射源置于病变部位或其周围,通过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在其有效射程内持续使肿瘤组织发生血管萎缩、细胞凋亡与坏死。32P-CP胶体肿瘤间质注射治疗实体瘤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已报道此放射性药物在对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卵巢癌、脑胶质瘤、头颈部肿瘤等实体瘤及其转移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抑瘤和淋巴转移灶治疗效果[5-8]32P胶体明显优于125I,其原因是①32P传能线密度(LET)约为发射纯γ射线125I的两倍,因此由β射线所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比相应χ射线、γ射线要高;②32P-CP胶体较易沿淋巴或微循环迁徙,兼治淋巴道微转移灶;③125I钛金属粒子永久插植对病员带来不便,甚至发生脏器穿孔、沿血液循环迁徙至肺脏等严重事件,且医疗费用昂贵。但本课题组在预期增加32P-CP给药剂量以提高肿瘤局部疗效的研究中发现,全身药物的分布尤其是肝脾内聚集明显增加,显著影响了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剂量有效分配比及靶点有效半减期,且明显增大了对肝脏、脾脏和骨髓等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实验动物较大剂量组较之对照组体重减轻并发生皮下出血点等不良反应[9]。因此,目前临床给药仍多以机体耐受剂量而定且各家不一,始终未能解决通过增加药量而增强32P局部生物学效应、控制其在瘤体外的分布、减低毒副作用等问题。从而明显限制了其在肿瘤核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

聚L-乳酸(poly(L-lactide),PL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一定的力学强度且可被人体降解吸收的高分子材料,降解产物乳酸和羟基乙酸可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被排出体外,已作为临床上多种缓释药物的药用辅料,以PLLA为骨架制成的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顺铂等化疗药物以及可生物降解的PLLA药用辅料已被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研究[10-12],其中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成果(证书编号:2002-004),同玻璃微球及钛合金相比,PLLA作为载体优势主要体现在:①生物降解性:PLLA在治疗期间有效提高局部药物治疗剂量,并逐渐降解,缓慢释出的药物兼治微转移灶,而玻璃微球等只能发挥局部治疗作用,且注入体内永久滞留,可引起相应器官的功能损害,加重组织纤维化;②并发症少:玻璃微球粒径小,给药后易分流至靶器官外(如正常肝、肺或返流入胃十二指肠动脉)引起肝功能衰竭、肺脏纤维化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使放射性微球的使用剂量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尚无采用PLLA与32P-CP胶体相结合的放射性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射性磷酸铬胶体缓释粒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放射性磷酸铬胶体缓释粒子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放射性缓释粒子,该粒子主要由32P-磷酸铬与聚L-乳酸组成。

所述的放射性缓释粒子,其中聚L-乳酸分子量为7000~12000Da。

所述的放射性缓释粒子,其中于32P-磷酸铬与聚L-乳酸的用量为每克聚L-乳酸结合放射性活度为3750~37500MBq(即100~1000mci)的32P-磷酸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自正;刘璐;黄培林;祁本忠;王峰;李少华;杜同信;邵国强,未经王自正;刘璐;黄培林;祁本忠;王峰;李少华;杜同信;邵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