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的植绒机落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910.2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良;杨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全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10;B05D1/1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41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植绒机落绒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改良的植绒机落绒装置。
(二)背景技术
植绒机的现有落绒装置见图1、图2,其包括计量斗7、计量辊3、8、调节刀2、挡毛板5、翻毛轴4、6、毛刷斗10、毛刷辊、网筛,毛刷斗10内设置有至少三个毛刷区,毛刷辊至少二个,毛刷辊与毛刷区数量一致或毛刷辊的数量少于毛刷区的数量;毛刷区之间用隔板13a隔开,隔板13a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毛刷辊的中心高度。工作时从计量斗7下来的绒毛落入a毛刷区、b毛刷区,经过毛刷辊11、12的扫刷后穿过网筛13落于织物的表面,a毛刷区内未穿过网筛13的绒毛被毛刷辊11甩入b毛刷区,通过毛刷辊12的再次扫刷,未穿过网筛13的绒毛被毛刷辊12甩入c毛刷区,通过毛刷辊9的第三次扫刷。这种结构的落绒装置较传统的一计量辊、一个毛刷辊或双毛刷辊结构的效率要高,绒毛弯曲、打节的相对来说要少,但整体来说绒毛的利用率不够理想,1为调节杆,14为电机。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改良的植绒机落绒装置,其落绒均匀,不论绒毛的长短,通过该装置均能均匀的植于织物的表面,绒毛佷少出现结球现象、利用率较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计量斗、计量辊、挡毛板、翻毛轴、毛刷斗、毛刷结构、网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结构包括毛刷条牵行框、牵行框驱动结构,所述牵行框的底部装有相互平行的毛刷条,所述网筛设置于所述牵行框的下方,所述毛刷条的端部接触所述网筛,所述毛刷条与所述计量辊以相互垂直的方向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辊至少有五根;所述计量辊中,一根为主动计量辊、其余的为从动计量辊;所述主动计量辊、从动计量辊并排布置;所述挡毛板装于相邻的计量辊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调节刀安装于并排布置的计量辊上部的两外侧,并分别搭于两外侧计量辊的表面,两个调节刀、挡毛板之间分别形成空挡,所述翻毛轴分别包括主动翻毛轴、从动翻毛轴,所述的主动翻毛轴、从动翻毛轴分别安装于所述空挡,所述主动计量辊、从动计量辊、主动翻毛轴、从动翻毛轴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通过链轮、链条连接主动翻毛轴,所述主动翻毛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主动计量辊,所述主动计量辊通过链轮、链条连接从动翻毛轴,所述主动计量辊和从动计量辊之间用齿轮对啮合连接;所述网筛包括布置有刚性网板的托架,所述托架上覆盖有落绒网;所述牵行框驱动结构包括牵行板,所述牵行板的一端与曲柄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套装于减速机轴,所述牵行板的另一端与摆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与所述牵行框连接,所述牵行框镶装于位于刷毛斗外侧的滚轮之间。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多个计量辊的设置使得相邻的落绒区之间的间距小,绒毛在下落的过程中呈分散状,这样当落于网筛的表面就比较均匀,而毛刷条与计量辊的方向垂直,这样毛刷条以与下落形成的绒毛条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扫刷,可以使绒毛快速地通过网筛落于面料,不会出现绒毛在毛刷区内打转、绒毛结球的现象,植绒均匀,植绒的速度较快。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植绒机落绒装置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落绒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毛刷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托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计量辊、翻毛轴之间的传动关系图;
图9为图8中计量辊、翻毛轴的左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全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全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