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塔防沙除尘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21889.6 | 申请日: | 2008-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蒋晓明;周广砚;包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防沙 除尘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塔防沙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其实是循环冷却水与冷空气的热交换过程。冷却塔上有进风口,冷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塔内,与塔内配水系统的循环水接触,进行热交换。如果冷却塔所处的环境经常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则沙尘会随冷空气一起进入塔内,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塔内填料堵塞及水池污染、堵塞等后果,将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使用性能。而且,冷却塔水池内的水是循环利用的,如果水中泥沙含量过多的话更将严重影响其循环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防沙除尘方法,该方法对于冷却塔的养护,冷却塔的冷却效率的保持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塔防沙除尘方法,方法为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设置防沙器以及将冷却塔的水池改造成具有排泥功能的水池;所述的防沙器是将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对于冷却塔水池的改造方法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集泥沟,在集泥沟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排泥支管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
为了增强防沙器对沙尘的拦截效果,同时又尽可能地减小其对进风的阻力,所述的波纹板形拦沙片其剖断面呈一大一小两个波起的联成形状,大波起的迎风波段长于其背风波段。拦沙片其迎风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阻沙筋,阻沙筋的位置在拦沙片的波形弯折处附近。
为方便对防沙器进行清洗以保持其洁净与通畅的状态,所述的拦沙片上设置有用以对拦沙片进行喷淋的多孔喷水管。
所述的集泥沟其断面呈等腰梯形形状,开口宽度大于沟底宽度,两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采用此结构既可提高集泥沟的集泥效果,又方便进行人工清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塔防沙器设置于冷却塔的进风口处,用以拦截空气流中夹带的沙尘,以起到过滤气流的作用。该防沙器拦沙效果显著,气流阻力很小。其非常适合于常处于沙尘环境中的冷却塔配备使用。该水池具有自动集泥排泥的功能,效果显著,可确保冷却塔水池内的循环冷却水水保持一定的洁净度,便于其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冷却塔水池池底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塔 2.防沙器 21.拦沙片 211.阻沙筋 31.集泥沟32.排泥管 33.排泥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冷却塔防沙除尘方法,如图1所示,在冷却塔1的进风口处设置防沙器2以及将冷却塔的水池改造成具有排泥功能的水池。
如图2所示,所述的防沙器2是将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21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波纹板形拦沙片21其剖断面呈一大一小两个波起的联成形状,大波起的迎风波段长于其背风波段。在拦沙片21其迎风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阻沙筋211,阻沙筋211的位置在拦沙片21的波形弯折处附近。拦沙片21上还设置有用以对拦沙片21进行喷淋的多孔喷水管。
如图3、图4所示,对冷却塔水池的改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集泥沟31,在集泥沟31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排泥管32,排泥管32上设置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31,排泥支管31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31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所述的集泥沟31其断面呈等腰梯形形状,开口宽度大于沟底宽度,两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
本发明的防沙器设置于冷却塔的进风口处,其结构简单而又独特,拦沙效果极佳,且气流阻力很小。其非常适合于常处于沙尘环境中的冷却塔配备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防沙器上可能会被沙尘堆积导致通风不畅,因此防沙器上设置的多孔喷水管在平常可用于对拦沙片进行冲洗。当遇到沙尘天气时,开启喷水管,喷水管对拦沙片进行喷淋,使拦沙片的迎风面上形成一层水膜,可以加强对沙尘的拦截作用,过滤掉大量的泥沙。
经过严格的测试证明,经由该防沙器进入冷却塔的空气流中仅夹带有极少数的细微沙尘颗粒,这些细微沙尘颗粒将被塔内的雨区及填料滤至塔底的水池中。
另外,作为辅助措施,可以在防沙器下方设置水槽以集中收集泥沙污物并排出。防沙器在布置的时候可以倾斜一定角度,以提高喷水管对拦沙片喷淋时的效果。
落入水池内的泥沙杂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加之塔内雨区淋水对水面的拍打作用,将会迅速下沉,并结集于池底的集泥沟内,进入沟内设置的排泥管及其排泥支管。排泥支管的开闭由阀门控制,当泥沙在管道内积聚较多时打开阀门,泥沙将随部分水流排出至塔外的泥沙池中,待泥沙流排放完毕后关闭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公司;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公司;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