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编机链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728.7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洪;刘莉萍;黄骏;肖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08 | 分类号: | D04B27/08;D04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313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编机 链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的传动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轴向经编机的链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经编机链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由该电机驱动的主动轴、链轮以及与所述链轮啮合传动的链条,链轮和主动轴上均设有键槽,链轮与主动轴通过键相连接。这种结构的链传动机构,一方面,键与链轮及主动轴的键槽由于制造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随着链条的不断运动,这种间隙也将变得越大,这样使得键与链轮及主动轴的相互撞击加剧,从而缩短了链轮及主动轴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传动精度,并且工作时噪声也较大,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由于键槽在主动轴上的加工位置固定,因而分别安装在主动轴两侧的链轮之间的间距无法调整,这样使得链轮的安装及维修均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且链轮之间间距可调的经编机链传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经编机链传动机构,其包括驱动装置、由该驱动装置驱动的主动轴、链轮以及与所述链轮啮合传动的链条,该链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链轮固定连接到所述主动轴上的胀紧连接件。
所述胀紧连接件可由具有外凸缘的外筒体、具有外凸缘的内筒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内、外筒体外凸缘之间的第一螺栓构成;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及内筒体的外壁面均为圆锥面;在胀紧时,所述外筒体的外壁面与所述链轮内孔紧配合,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与内筒体的外壁面紧配合,所述内筒体的内壁面与所述主动轴紧配合。
所述胀紧连接件还可由具有外凸缘的筒体及设置在该筒体外凸缘上的第二螺栓构成;所述筒体的外壁面以及链轮的内孔均为圆锥面,在所述链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大小、数量及位置与所述第二螺栓相对应的螺纹孔;在胀紧时,所述第二螺栓拧入所述链轮端面的螺纹孔中,所述筒体的外壁面与所述链轮内孔紧配合,所述筒体的内壁面与所述主动轴紧配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链轮通过胀紧连接件与主动轴连接,所述胀紧连接件优选的一种结构为由具有相互配合圆锥面的内、外筒体及第一螺栓构成,通过第一螺栓推压内筒体,使链轮无间隙地固定连接到主动轴上;另一种优选的结构为由具有外凸缘的筒体和第二螺栓构成,通过第二螺栓推压筒体,使链轮无间隙地固定连接到主动轴上;因而链轮与主动轴的连接可靠、无松动,从而保证了传动机构的传动精度和延长了链轮及主动轴的使用寿命;又由于链轮可位于主动轴的任意位置上,然后通过胀紧连接件与主动轴固定连接,因而保证了链轮之间的间距可以任意调整,安装、维修较方便。由于在主动轴上无需加工键槽,从而节省了加工成本,降低了主动轴的报废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经编机链传动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胀紧连接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经编机链传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胀紧连接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一种经编机链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由该驱动装置驱动的主动轴1、链轮2以及与所述链轮2啮合传动的链条(图中未示),该链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链轮2固定连接到所述主动轴1上的胀紧连接件3。
参见图1、2,所述胀紧连接件3由具有外凸缘的外筒体3-1、具有外凸缘的内筒体3-2以及安装在所述内、外筒体外凸缘之间的第一螺栓3-3构成;所述外筒体3-1的内壁面及内筒体3-2的外壁面为相互配合的圆锥面;在内、外筒体的外凸缘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内筒体通孔3-2-1和外筒体螺孔3-1-1,第一螺栓3-3穿过所述内筒体通孔3-2-1拧入外筒体螺孔3-1-1中;所述第一螺栓3-3可为三个,相应地,所述内筒体通孔3-2-1、外筒体螺孔3-1-1也分别为三个,且分别均布在所述内、外筒体的外凸缘上。在将所述链轮2固定连接到所述主动轴1上时,只需将整个外筒体3-1和部份内筒体3-2置于链轮的内孔2-1内,然后转动第一螺栓3-3,第一螺栓3-3推压内筒体3-2,使内筒体3-2沿着主动轴1的轴向向外筒体3-1内运动,胀紧时,所述外筒体3-1的外壁面与所述链轮内孔2-1紧配合,所述外筒体3-1的内壁面与内筒体3-2的外壁面紧配合,所述内筒体3-2的内壁面与所述主动轴1紧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电机电控锁
- 下一篇: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