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化工流程泵用叶轮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269.2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坤 |
主分类号: | F04D29/20 | 分类号: | F04D29/20;B29C70/70;B29K27/12;B29L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2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化 流程 叶轮 及其 加工 工艺 | ||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泵,尤其是涉及到运用在化工、石油、制药和酸洗等领域用耐腐化工流程泵的叶轮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工流程泵,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都是要求防腐的,不允许出现泄漏现象,一旦泄漏,就会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乃至报废。目前泵的结构,叶轮与泵轴联接是键联接,叶轮、轴套是通过轴头螺母压紧的,这种结构必然形成三个密封泄漏点,泄漏点较多,固然使用寿命不长。而后期引进国外技术,改进的利用泵轴螺纹与叶轮联接,减少成一个密封泄漏点,这种结构显然先进了一步,但还存在泄漏点。综上所述,以上两种结构,都不能完全解决泵轴与叶轮之间不泄漏,使整个泵使用寿命均有局限性,一旦出现密封点泄漏,浸酸,就会造成整个泵内脏腐蚀报废,从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无泄漏点、防腐蚀效果好的耐腐化工流程泵用叶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腐化工流程泵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采用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稀烧结模压而成,所述的叶轮内部含有金属支架。
叶轮的加工工艺如下:
首先将机械加工后的金属支架和经高速离心搅拌后的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稀注入到模具内进行升温;在370-390℃的温度下烧结后在8-12MPa的压力下进行模压;模压好的叶轮冷却后脱模,进行金加工,最后检验入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叶轮整体采用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稀(F46),高温烧结模压而成,并设计成套筒式,耐腐防漏轴套与叶轮后部形成连体,既取代了原先配备的轴套,又减少了密封泄漏点。外观美观大方,安装快捷方便,耐腐耐温性能持久,永不老化,减少因轴套易损,造成的维护频率高,维护费用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用户化学介质的腐蚀性所造成泵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
2.叶轮内部含有金属支架,进一步提高叶轮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耐腐化工流程泵用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叶轮的工艺流程图
1.叶轮 2.金属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一种耐腐化工流程泵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1采用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稀烧结模压而成,所述的叶轮内部含有金属支架2。
从图2可以看出,所述叶轮的加工工艺如下:
首先将机械加工后的金属支架1和经高速离心搅拌后的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稀注入到模具内进行升温;
在370-390℃的温度下烧结4.5-5.5小时,然后在370-380℃的温度下恒温2.5-3.5小时后在8-12MPa的压力下进行模压80-120分钟;
模压好的叶轮2冷却后脱模,在自然环境下放至110-130小时后进行金加工,最后检验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坤,未经刘金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共电压产生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平式轮辋用无内胎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