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硫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0810021180.6 | 申请日: | 2008-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长;樊传刚;郑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17/69 | 分类号: | C01B17/6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3002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硫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硫酸的方法及二氧化硫-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生产硫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硫酸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化工产品。以硫铁矿或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是:首先焙烧硫铁矿(FeS2)或硫磺制备SO2,在425~600℃和钒催化剂条件下,用空气氧化SO2成SO3,再将SO3溶于稀硫酸生成浓硫酸产品。该生产工艺已经延续了上百年,但存在着二个缺陷,一是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化学能转化成热量被释放,随后又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来维持生产所需,虽然采用了余热锅炉回收能量,但回收效率很低;二是排出的制酸尾气成为大气二氧化硫污染源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硫酸的新方法,首先将SO3气体通入硫铁矿或硫磺中反应生成SO2气体。
2FeS2(g)+11SO3(g)=Fe2O3(s)+15SO2(g) ΔrGmθ(298K)=-167kJ/mol
ΔrHmθ(298K)=-178kJ/mol
S(s)+2SO3(g)=3SO2(g) ΔrGmθ(298K)=-158kJ/mol
ΔrHmθ(298K)=-99kJ/mol
上述反应能自发进行并放出大量的反应热,这些反应热可以维持所生成的SO2气体温度大于500℃,这些SO2气体引入二氧化硫-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后可以保证电池系统温度大于500℃,不须另外加热即可维持电池所需的工作温度。SO2气体通过二氧化硫-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被氧化成SO3气体,生成的SO3气体部分重新通入硫铁矿或硫磺中进行循环反应,部分SO3气体通入稀硫酸中生成浓硫酸产品,其中夹杂着未反应完全的SO2不溶于硫酸而逸出,返回电池阳极。
本发明所涉及的二氧化硫-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具体制备方法参见专利“一种二氧化硫-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022243.X)。电池采用Ce0.8Sm0.2O1.9粉体压片,经1500℃焙烧为固体电解质基片,基片的一面涂敷NiO为电池的阳极,另一面涂敷La0.7Sr0.3MnO3为电池的阴极。涂敷后的片基经1400℃焙烧。
二氧化硫-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O2(g)+4e=2O2-
阴极反应生成的O2-通过固体电解质传递到阳极,电池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SO2(g)-2e+O2-=SO3(g)
电池反应为:
SO2(g)+1/2O2(g)=SO3(g) Eθ(298K)=0.368V
二氧化硫-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通入SO2,分压为30---120kPa,流速50-100cm3/min;电池阴极通入空气,流速200-500cm3/min;电池工作温度为500--7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