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0946.9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华;李东;杨祝红;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B01J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光化学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增强径向混合的光化学平推流反应器。
背景技术
光化学反应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所以人们逐渐开始探索将光化学反应过程用于生产实际。如烃的亚硝酰化反应、光卤化反应及光化学法合成维生素等。从70年代开始,光催化反应过程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其中光催化水分解制氢作为利用太阳能的一个手段曾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利用光催化反应过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利用光催化氧化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光催化还原回收金属离子等。光化学反应器作为光化学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优劣对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光化学反应器无论是从生产强度还是运行成本上都无法与传统化工生产反应器相比,因此,必须要对光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强化,设计出高效率的光化学反应器。
光化学反应过程与传统的化工生产过程很大的一个不同在于前者有光子的参与,由比尔-朗博定律可知,光在介质中的传播会以指数形式衰减。而光强在光化学反应中严重影响着反应速率的大小,因此,在沿光辐射的方向上反应速率是急剧减小的。同时,光强对反应过程的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由传统化工的知识可知,平推流反应器由于返混很小,可以使反应在最大的速率下进行,反应效率最高。然而,当将平推流反应器应用到光化学反应过程中时,若不考虑光辐射在反应介质中分布的特性,会导致反应效率低下。其重要原因就是反应流体在光辐射方向上的混和不够,使反应物在沿光辐射方向上存在浓度梯度,反应体系受传质限制的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该反应器特点是一种能有效增强径向混合的光化学平推流反应器。该反应器对均相和非均相光化学过程都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尤其可以解决光化学反应过程工业放大中传质限制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过程来达到:
一种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包括外壳体1、石英套管2、光源3,其特征在于石英套管2内置光源3,并置于外壳体1中央,石英套管2与外壳体1之间采用法兰4和密封件5连接,外壳体1由直管段6和涡流段7构成,外壳体1两端设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9,直管段6与石英套管2的距离A在1mm~50mm之间,直管段6的长度L在50mm~500mm之间,涡流段7的高度H在5mm~50mm之间,涡流段7的宽度W在5mm~50mm之间。
上述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光源3采用波长在100~800nm的光源。
上述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的长径比不小于20。
上述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外壳体1的涡流段7可采用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所述的刚性材料可为金属或玻璃等,优选不锈钢;所述的柔性材料可为橡胶、纤维、棉、塑料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橡胶。涡流段7采用柔性材料时,涡流段7可在反应器轴向上进行幅度为涡流段7总长度5%以内的伸缩运动以加强径向混合。
当反应流体从进料口8进入光化学反应器后,以一定的流速从直管段6流经涡流段7时,由于产生边界层分离,会在内部形成涡流,从而达到在光辐射方向上的混和。在轴向上,由于反应器长径比较大,反应流体的返混很小,可以保持较好的平推流,从而保证了高的反应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将连续操作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在反应器中得到有效的强化,能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使降解率提高10%以上,适合于工业放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如图1所示,具体的是通过设计出一种能有效增强径向混合的光化学平推流反应器来进行光化学反应过程的强化。该强化的光化学反应器,包括外壳体1、石英套管2、光源3及连接部件;其中,石英套管2内置光源3,并置于外壳体1中央,石英套管2与外壳体1之间采用法兰4和密封件5连接,外壳体1由直管段6和涡流段7构成,外壳体1两端设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9。
实施例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