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板材旋压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900.7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章跃;赵之良;何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镁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板材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金属材料热压力加工成型工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板材旋压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密度最小的结构金属材料。它具有优良的传热、导电性能;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刚度好,比强度高,减振性优良等特性,是较理想的工业金属材料。过去镁合金应用仅限于航空航天领域。近来,随着镁合金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镁合金成型加工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使镁合金作为结构材料方面的广泛应用成为现实,并引起制造业相关人员的极大兴趣。特别是现在大家对“节能、环保”的高度共识,更扩大了镁合金的应用领域。目前,镁合金在汽车、电子器件、体育用品、日用品等方面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镁合金制造领域,目前使用的成型工艺主要是铸造,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重力铸造、高压铸造(压铸)、低压铸造、半固态铸造等多种方法。其特点是,把镁合金铸锭加热熔化为液态,并保温一段时间,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用相应的浇注方式把镁合金液注入型腔,冷却成型。铸造法可以生产各种铸件,范围广。但是,铸造法得到的铸件晶粒粗大、组织疏松、成分偏析严重,易于产生各种铸造缺陷,如夹渣、气孔等。从而导致铸件性能较差,只适用于性能要求较低的场合,在高性能领域无法使用。另外,铸造法在生产高精度、高性能、小制件方面无法满足要求,这与现在的“高性能、轻量化”理念相背离。
为了制作高性能、轻量化部件,塑性加工成型是必须的方法。而镁合金塑性加工方法较少,板材的加工主要是轧制,成品的加工主要用冲压和锻造。现在的镁合金冲压和锻造工艺大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部分产品已经产业化,但加工产品种类较少,生产工艺还存在较大局限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镁合金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塑性变形时均在温热状态进行。冲压和锻造均在相应的模具上进行,模具由凹、凸模两部分组成;为了使镁合金具有较好的成型工艺性能,冲锻时,镁合金材料均在加热状态下进行;但由于冲锻时作用力大,作用时间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塑性成型,这样容易出现大量的废品。为了提高成品率,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参数,特别是坯料温度、凹凸模温度、加热保温时间,这样在增加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对操作技能要求明显增高,同时还浪费能源,工作环境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镁合金板材旋压成型工艺,其目的是提高镁合金的机械性能和产品的合格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镁合金板材旋压成型工艺,是在旋压机上对镁合金板坯料进行旋压加工,所述的镁合金板坯料通过旋压模具及顶块在旋压机上安装,用旋压轮对镁合金板坯料进行旋压成型,所述的旋压成型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1、截取坯料:该坯料为镁合金板材,即镁合金板坯料;
2、加热镁合金板坯料:把该坯料放入加热恒温炉中,加热温度为300~400℃,时间为30~60分钟;
3、加热模具:对所述的旋压模具和顶块进行加热,使旋压模具和顶块温度上升到240~280℃之间;
4、板坯料装夹:将所述的镁合金板坯料放置于旋压模具上,移动顶块来夹紧镁合金板坯料,镁合金板坯料被旋压模具和顶块夹紧固定;
5、旋压成型:启动旋压机,在程序的控制下,所述的旋压模具旋转的同时,所述的旋压轮靠紧镁合金板坯料并沿着旋压模具的母线方向运动,促使镁合金板坯料成型为镁合金半成品;
6、修整边缘:对镁合金半成品的毛边进行修除,使其边缘光整;
7、后续工:对半成品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
8、成品。
以上所述的镁合金板坯料1用电加热恒温炉加热并保温;所述的旋压模具2和顶块3用氧-乙炔焰加热。
以上所述的旋压模具2与镁合金板坯料1的接触部分为圆台形状,其轴线为回转中心;所述的顶块2为圆柱形状,其轴线为回转中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获得以下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镁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镁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玉米粉
- 下一篇: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