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乙烯酮精馏残渣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0813.1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荣;陈敏;陈正;崔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9/08 | 分类号: | C07C49/08;C07C45/78;A62D3/38;A62D3/35;A62D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伯奇 |
地址: | 226600江苏省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精馏 残渣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乙烯酮精馏残渣的处理工艺,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对双乙烯酮精馏残渣处理的方法为直接焚烧,危险系数大、污染大,而且浪费了回收物中的双乙烯酮和醋酐。专利号200610085796.0,将残渣进行水解,有效地回收了残渣中的有效成分,水解过程虽然使用了冷却装置,但仍无法有效回收丙酮,易挥发的丙酮随生成的CO2一起排出,而且水解后的残渣作固废处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乙烯酮精馏残渣处理工艺,将排出的尾气全部冷凝为液态回收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冷凝回收液与水解残渣按比例混和作燃料使用,节能减排。
本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乙烯酮精馏残渣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向反应釜中加入稀乙酸,水解温度在95-100℃之间,滴加残渣稀释液,滴加完毕后,保温1小时,将反应排出的尾气全部冷却成冷凝液,得纯度为95%的丙酮。其中,双乙烯酮水解生成丙酮,稀乙酸中约60%左右的水与残渣中的醋酐反应而生成乙酸,反应液中乙酸、丙酮的含量提高。回收到的乙酸可重复使用。反应式如下:
CH2COCH2CO+H2O→CH3COCH3+CO2
(CH3CO)2+H2O→CH3COOH
(2)、分离:分离水解液中的丙酮,维持塔顶温度55-57℃,待无明显出料为止,获得95%以上的丙酮。
(3)、混合:将步骤(1)、(2)中获得的丙酮混合后,与步骤(1)中获得的水解残渣按1∶2的比例混合。
(4)、燃烧: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残渣送加热炉燃烧,生成CO2和水后无污染排放。
本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水解过程排出的气体全部冷凝接收,有效回收尾气中的丙酮,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将冷凝获得的丙酮与水解液中回收的丙酮混合后,与水解残渣混合,燃烧后生成CO2和水,降低了气、固废物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的具体实施方式:
(1)、水解:在2000L反应釜中加入40%乙酸600kg,水解温度为95℃,滴加1200kg双乙烯酮精馏残渣,搅拌,使混合均匀,滴加完毕后,用夹套加热保温1小时,得到含丙酮含量约为20%的65%乙酸溶液1200kg。反应釜上安装旋风式列管冷凝器,并用-15℃盐水降温,反应釜排出的尾气冷凝成冷凝液,得到纯度为95%的丙酮。
(2)、分离:将上述水解液置于连续蒸馏塔内,维持塔顶温度55-57℃,分离丙酮,待无明显出料为止,获得95%以上的丙酮约100kg。
(3)、混合、将步骤(1)中冷凝获得的丙酮及步骤(2)中从水解液中回收得到的丙酮混合后按1∶2的比例与步骤(1)中获得的水解残渣混合。
(4)、燃烧,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残渣送加热炉燃烧,生成CO2和水后无污染排放。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