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绒粘合衬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0132.5 | 申请日: | 200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8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贤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纺(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27/02 | 分类号: | A41D27/02;B05D1/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衬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在一般有纺粘合衬布的表地上进行植绒工艺加工,形成特有的植绒粘合衬布,其独特的性能带来了新的动态发展市场。
背景技术
植绒技术于3000多年前在中国首先起步,最初以树脂之糊粘性的东西涂在物体上,然后撒上木纤维或其它细粉状东西用于装饰,这便是植绒的雏形。而在现代,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植绒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如建筑装潢,化妆品,纸品,首饰盒,笔盒,酒瓶,纸塑馐包装,长绒玩具,竹木,纺织辊,箱包等等。当然最常见的是使用于纺织领域。
由于经过植绒加工的物品绚丽多彩、手感柔软、立体感强。也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使牢度经得起水洗、干洗、和耐磨处理。由于植绒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植绒的应用十分广泛,让人想到的也许就是只要能涂上胶水的物体都可植绒,若能在有纺衬布的表层也进行植绒技术的处理,改变其以往单一的风格,兼具其色彩、手感、立体、舒适等特点与一身,使人们对衬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能兼具色彩绚丽、手感柔软舒适并且立体感强等特点与一身的植绒衬布及其制造方法,充分展现其作为内衬的一种表现力和张力。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基布的表面利用静电植绒技术植绒,及涂覆点状的树脂粘合剂。
所述树脂为聚酰胺类、聚乙烯、共聚酰胺类、聚酯或聚乙烯醇类树脂。
植绒粘合衬布的制造方法,其主要特征有:
精练:在精练机械的液缸内加入水与精练用助剂至要求量,配制成精练液,升温至50~70℃后,将基布投入液缸内,使精练液与基布一同在液缸内循环转动,然后升温至精练温度80~120℃,精练15~25分钟后,排去精炼液,加入冷水洗涤后取出,再通过开幅机将精练过的基布开幅,通过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为80~120℃;
植绒:经过精炼的织物投入植绒机内,采用静电植绒技术,借助植绒用助剂及电压把绒毛种植到基布的表面;
整理:在整理机械中的液槽内加入水与整理用助剂配制成的整理液,使上述植绒过的基布浸轧整理液,再进入整理机械中的烘干定型机内,进行烘干与定型,烘干定型温度为:80~200℃;车速25~40米/分,使织物烘干定型;
粘合:使上述整理后的基布经过涂层机,在基布表面粘合点状树脂,再在拉幅机内拉幅定型,拉幅温度180~210℃,其加工速度为:35~45米/分钟。
所述精练液中的助剂的成分为氢氧化钠20~40克/升、双氧水10~30克/升、金属离子螯合剂4~8克/升、精练洗涤剂1~4克/升、去浆剂4~8克/升、双氧水稳定剂4~8克/升、草酸2~5克/升,余为水。
或者精练液中的助剂的成分为金属离子螯合剂0.1~0.5克/升、浴中柔软剂0.1~1.0克/升、表面活性剂0.1~1.0克/升、氢氧化钠1~5克/升、退浆剂0.2~2.0克/升,碳酸钠1~5克/升,余为水。
所述植绒方法是静电植绒工艺,绒毛为粘胶或锦纶纤维,助剂为交联剂0.1~2克/升,粘合剂10~20克/升,催化剂0.1~1克/升;
整理液中助剂的加入量为柔软剂1~5克/升,防水剂1~5克/升,静电防止剂0.1~0.3克/升,黄变防止剂1~3克/升,整理液中的其余为水。
或者整理液中的助剂的成分为柔软剂甲2~6克/升、柔软剂乙1~3克/升、静电防止剂1~3克/升、渗透剂0.1~0.5克/升,余为水。
在植绒时采用静电植绒技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将绒毛放在带负电荷的容器中,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基布放在零电位或接地的条件下,移动容器靠近被植绒基布,使带负电荷的容器与被植绒基布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场,绒毛在容器内带的是负电荷,受到异电位的被植绒基布的吸引,飞到需要植绒的基布表面上,由于被植绒基布上涂有植绒用助剂,使绒毛被粘植在被植绒基布上。
在粘合时,利用网筒转移的方式,将底浆均匀地以点状涂布在基布表面上,再撒布粉状的树脂,然后吸除多余树脂,使基布上有底浆的地方粘上或保留树脂,再进行红外加热,温度:220~270℃,使底浆干燥并固着于基布表面上,然后进入烘房使基布定型,烘房温度100~140℃,加工速度35~45米/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纺(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东纺(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