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拆装方便的插接管状体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9987.6 | 申请日: | 2008-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功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功元 |
| 主分类号: | F16B7/20 | 分类号: | F16B7/2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05江苏省无锡市锡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拆装 方便 插接 管状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拆装方便的插接管状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众多领域都存在插接管状体连接结构,管状体之间的连接主要靠螺栓或者螺钉,例如在高处作业吊篮上其工作平台栏片节与节之间联结都是采用螺栓联接结构。该结构是利用:1、螺栓拧紧后联接平面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联接紧密作用。2、螺栓的抗剪能力来承受节和节承载的负荷。在长期使用中已证实钢铁结构吊篮比较安全可靠,但铝合金结构吊篮就暴露出其弊端:装配麻烦,以ZLP8.0为例,平台底板装配要36套螺丝螺母,一般要两人一小时才能安装完(主要是拧螺栓螺母工作量),装配时必须用扳手等工具,才能装牢。目前国内外流行铝合金质吊篮。其螺栓抗剪能力足够。但铝管材打螺孔后,材料强度偏弱,材料易变形甚至拉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内外管体结合强度高、提高劳动效率的插接管状体连接结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外管内插接的内管,在外管与内管的管壁相应部位开设有贯通的外安装孔与内安装孔,在外安装孔与内安装孔内插接有弹销装置,所述弹销装置包括分别插入两侧安装孔内的管状承载部,承载部外端部之间设有顶板,位于两侧的承载部与顶板形成的盲孔内设有被压缩的弹性体,承载部的内端部设有背向其轴线伸出的外翻边,即所述外翻边、承载部与顶板的截面形成“几”字状,在弹销装置外部设有弹销套,所述的弹销套包括管体。
所述外管与内管均为形状一致的多边形管体。所述外管与内管均为形状一致的正多边形管体。所述外管与内管均为形状一致的正四边形管体。
外管端部固定设置有横向伸出的扩展部,在扩展部的相应边开设有扩展连接孔,且外管内孔穿透所述扩展部。所述扩展部为管状或者其断面呈“U”形的槽状。所述扩展部断面呈“U”形的槽状,并且扩展部分设于外管轴线两侧,在外管轴线两侧的扩展部上均开设有扩展连接孔。
内管端部固定设置有横向伸出的扩展部,在扩展部的相应边开设有扩展连接孔。所述扩展部为管状或者其断面呈“U”形的槽状。所述扩展部断面呈“U”形的槽状,并且扩展部分设于内管轴线两侧,在内管轴线两侧的扩展部上均开设有扩展连接孔。
本发明拆装非常方便,内外管体结合强度高,保持原材料强度不变,使用时不易变形或者拉断,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非常适合于高处作业吊篮的管与管之间的安装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外管及其端部的扩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内管及其端部的扩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外管1内插接的内管2,该外管1与内管2既可以为侧壁体封闭的管状体,也可以为侧壁体非封闭的管状体,在外管1与内管2的管壁相应部位开设有贯通的外安装孔3与内安装孔30,该外安装孔3最好设置在外管1顶端位置,而外安装孔30最好设置在内管2底端位置,在外安装孔3与内安装孔30内插接有弹销装置,所述弹销装置包括分别插入两侧安装孔3内的管状承载部4,承载部4外端部之间设有顶板5,位于两侧的承载部4与顶板5形成的盲孔内设有被压缩的弹性体6,承载部4的内端部设有背向其轴线伸出的外翻边7,即所述外翻边7、承载部4与顶板5的截面形成“几”字状,在弹销装置外部设有弹销套,所述的弹销套包括管体9。
所述外管1与内管2均为形状一致的多边形管体。多边形的内管2与外管1可以防止转动,所述外管1与内管2均为形状一致的正多边形管体,这样便于安装时找准外安装孔3与内安装孔30,使之贯通一气。所述外管1与内管2均为形状一致的正四边形管体,使得外管1与内管2在插接时满足方便找准外安装孔3与内安装孔30之外,又使得外管1与内管2使用时强度较大。
外管1端部固定设置有横向伸出的扩展部11,在扩展部11的相应边开设有扩展连接孔12,且外管1内孔穿透所述扩展部11。所述扩展部11为管状或者其断面呈“U”形的槽状。所述扩展部11断面呈“U”形的槽状,并且扩展部11分设于外管1轴线两侧,在外管1轴线两侧的扩展部11上均开设有扩展连接孔12,使得可以在外管1轴线两侧位置均可实现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功元,未经张功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