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黄连总碱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9088.6 | 申请日: | 200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成俊;陆兔林;黄芳;毛春芹;王巧晗;郁红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弘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66 | 分类号: | A61K36/66;A61P1/16;A61P31/14;A61P31/20;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立冰 |
| 地址: | 210037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连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黄连总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岩黄连是广西民间用于治疗肝炎的特效秘方中草药,原植物为罂粟科紫堇属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即岩黄连。临床已上市的剂型为注射剂,属公认治肝良药。岩黄连注射液有效成分是岩黄连总碱,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乙型中、重度肝炎,尤其是黄疸型肝炎,其清除肝细胞内病毒,修复肝损伤细胞,促进细胞再生及促进胆汁排泄之功效已为临床所公认。
岩黄连总碱的提取方法一般采用酸水或乙醇提取,但这样提取的岩黄连总碱含量在20%左右,其中岩黄连碱的含量约2~3%。显然,这么低的含量对于制备注射剂将存在许多缺陷,其质量不稳定,不易保存,常会出现色泽变深,晶体析出,成分变化等情况。CN03126590.1公开了一种制备岩黄连总碱的方法,其通过将粗提物经阳离子树脂或大孔树脂,或先经生物碱沉淀,再通过氧化铝吸附柱处理制得。CN200610024364.9公开了一种制备岩黄连总碱的方法,其将粗提物先经酸溶解,再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和乙醇洗脱得到。这两种方法所得岩黄连总碱的含量高于50%。含量的提高有利于药物疗效和制备药物制剂,但这两种方法都要用到树脂柱,对工业化生产来说这不仅要增加设备成本,还会延长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岩黄连总碱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无需特殊的工业设备,生产周期短,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岩黄连总碱粗提物的制备一般包括:取岩黄连药材,用酸水、乙醇或含酸乙醇提取,得岩黄连总碱粗提物。本发明将岩黄连总碱粗提物经反复酸溶碱沉后即可得到含量大于50%的岩黄连总碱。所述的“反复”是2以上,因为试验发现,当酸溶碱沉6次后岩黄连总碱的含量提高已不大,考虑到生产成本,优选2-6次。因此,本发明制备无需过树脂柱即可达到50%以上含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用于提取和溶解粗提物的酸优选选自盐酸、硫酸、醋酸或酒石酸。
上述用于沉淀的碱优选氢氧化钠、氨水、石灰乳或碳酸钠。
上述乙醇的浓度优选30%~95%,为体积百分比。
上述酸水或含酸乙醇中酸的浓度优选0.5~5%,为体积百分比。
上述所述的提取可以用回流、渗漉或浸渍方法提取。提取时所用溶剂的量优选岩黄连药材重量的10~80倍。
在将岩黄连总碱粗提物用酸溶解时可以选择搅拌、温浸、加热回流等方法,优选用加热回流的方式。
在酸水溶解后用碱沉淀时优选用碱调pH至5~9。
在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时,本领域常用的方法是过大孔树脂以使提取物得到精制,发明人在研究岩黄连总碱精提物时意外发现,岩黄连总碱粗提物不用大孔树脂,而是反复用酸溶水沉即可达到精制目的,表1中是粗提物经酸溶碱沉后含量的变化
表1岩黄连总碱粗提物酸溶碱沉次数与纯度、转移率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弘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弘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