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及高温固相烧结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18809.1 申请日: 2008-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1219811A 公开(公告)日: 2008-07-16
发明(设计)人: 栾景飞;赵伟;冯景伟;张继彪;郑正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01G45/12 分类号: C01G45/12;C01G30/00;C01G23/00;C01G19/00;H01M4/58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汤志武;王鹏翔
地址: 21009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高温 烧结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日本索尼公司1990年商品化生产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开路电压高、安全无污染等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电池工业的重视,其研发和生产也是电池行业的热门。目前,锂离子电池分两大类: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为了使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达到大规模商品化,尚需解决以下主要问题:a.需开发出放电电压高、容量大、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正极材料,这种材料需与电解质有较好的电相容性,以减少接触电阻;b.需开发不发生枝状结晶、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负极材料;c.需开发出高导电率的聚合物电解质,目前研究较多的聚醚类固体电解质经掺杂后,导电率仍较低,电池的内阻大、放电电流小。

聚合物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与低成本的特点符合便携、移动产品的要求,因此在未来2-3年内,取代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份额将达50%。被称为21世纪移动设备的最佳电源解决方案。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继Cd-Ni、MH-Ni、液态锂离子电池之后的新一代电池产品。  日本Institute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Ltd.的报告预计:到2002年底,全世界的液态锂电池产量为7.11亿只,“聚合物”锂电池产量为5千万只,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9%和119%。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在手机中,锂电池正在全面取代镍氢电池,一机两个电池和一机多电池的使用增加;手提电脑和摄像机中的锂电池的需求的持续增加;数码相机市场的快速扩展。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从应用观点来看,出路更加宽广。电池可以主动地去适应用电设备的尺寸要求,而不是只有标准化的规格尺寸供选择;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结构及生产过程中无酸碱和铅、汞等污染,是新世纪倡导的绿色环保电池。因此,自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强烈吸引着电池研究和生产单位。进入市场不久,技术、工艺正在加速发展和成熟中。其产业化前景十分诱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核心是采用聚合物基质作为电极与电解质的骨架结构,液态电解质分子固定在其中形成表观干态,电极和电解质内部具有高离子导电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是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又称为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它不仅需要高的离子传导率,而且要求有合适的机械强度、柔韧性、孔结构和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等。理想的锂电池电解质需满足下列要求:高离子导电性、抗氧化、热稳定、对锂的热力学稳定性高、无毒、环境可接受、大量使用时费用合理且易得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直是限制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和负极材料相比,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低,并且也是引发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隐患的主要原因。正极材料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寻求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环境友好和价格便宜的电极材料。研究最多的是LiMn2O4和LiCoO2。尖晶石型锰酸锂的热稳定性被一致认可。对其高温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相掺杂和表面修饰。韩国Y.J.kang等研究了Al取代的尖晶石型锰酸锂,掺杂后在55℃下的稳定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比容量为105mAh/g左右。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尖晶石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来提高高温性能方面的研究最多。包覆的金属氧化物有TiO2、Al2O3、SiO2、LiZrO2等。美国C.Jhonson等考察了ZrO2和LiZrO2表面修饰后的高温性能研究,LiZrO2修饰的锰酸锂在50℃下显示了比ZrO2修饰的锰酸锂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循环30次后比容量从115mAh/g衰减到110mAh/g。研究LiCoO2的报告集中于:在它的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或者复合金属氧化物,来提高它的充电终止电压到45V以上,以此提高它的放电容量。

正极材料锰酸锂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44225.3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锂)和钴酸锂外,其它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39176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和200610106983.2一种掺杂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温度性能很好,但电容量相对不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