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液体转化为压力气体的汽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752.5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袁祖强;姜国方;万国骅;于得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祖强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液体 转化 压力 气体 汽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液体转化为压力气体的汽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的短缺,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加重,空气作为一种无污染的能源被人们看好,但是空气储存体积大,不利于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本发明就是利用液态的体积远小于气态,从而容易储存的原理,将氧气和氮气在-200℃的低温下转化成液体。在应用时通过汽化装置转化成压力气体,产生动力源。由于低温液体的汽化装置的生产有许多技术难点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尚无相应的可用来汽化低温液体的汽化装置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并实现低温液体(液氮、液氧)转化压力气体的汽化装置,以解决低温液体汽化成压力气体,成为动力源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液体转化为压力气体的汽化装置,主要由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汽化室4和压力气罐5组成,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汽化室4和压力气罐5由管道连接,在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和汽化室4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流量阀2和压力反馈阀3,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上设有与压力气罐5相连的管道,在该管道上设有截止阀8,压力气罐5通过管道与工作单元相连,管道上安装有截止阀6。
上述压力气罐5上设有压力表7,用于观测压力气罐5内的气体压力。
上述汽化室4为管式汽化室或者容器式汽化室;其中,管式汽化室包括铜管17;容器式汽化室由进液口18、一个以上散气片19、外壳20、内壳21和出气口22组成,其中散气片19与外壳20密闭焊接,外壳20与内壳21密闭焊接。
在连接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和汽化室4的管道上设有压力反馈阀3,当汽化室里压力达15MPa时,压力反馈阀3自动关闭,防止没有汽化的液体倒流进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
在压力气罐5和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之间的管道保持整个系统的压力平衡,保证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中的液体能够顺利流出。
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由压力容器9、保温层10、上盖13、下盖11,真空层12组成;其中,上盖13、下盖11与压力容器9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
压力气罐5由上盖14、罐体15和下盖16组成,上盖14、下盖16与罐体15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
整个系统是自动系统,依靠其内部的压力驱动,不需要有外来的驱动源。
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加入保温层10和真空层12后耐压和保温性更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能将低温液体在常温下转化为气体,为低温(可低至-218℃)液体汽化装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急需的汽化装置,为其在工业上应用提供了基础,降低制造成本。
2、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3、制造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4、市场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压力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管式汽化室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容器式汽化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低温液体的汽化装置,主要由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汽化室4和压力气罐5组成,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汽化室4、和压力气罐5由管道连接,在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和汽化室4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流量阀2和压力反馈阀3,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上设有与压力气罐5相连的管道,在该管道上设有截止阀8,压力气罐5通过管道与工作单元相连,管道上安装有截止阀6。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汽化室4和压力气罐5通过管道相连,实现低温液体汽化成压力气体的功能。如图1所示。
低温压力液体杜瓦罐1由压力容器9、保温层10、上盖13、下盖11,真空层12组成;其中,上盖13、下盖11与压力容器9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
压力气罐5由上盖14、罐体1 5和下盖16组成,上盖14、下盖16与罐体15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如图3所示。
汽化室4为管式汽化室或者容器式汽化室。管式汽化室主要由铜管1组成,也可加外壳,如图4所示;容器式汽化室由进液口18、一片以上散气片19、外壳20、内壳21和出气口22组成,其中散气片19与外壳20为密闭焊接连接,外壳20与内壳21为密闭焊接连接,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祖强,未经袁祖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改媒体文件名称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平行耦合线结构的三频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