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8395.2 | 申请日: | 200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树勋 |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霞 |
| 地址: | 710061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型 烟叶 烘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叶的烘烤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烤烟房包括普通烤房和密集型烤房,普通烤房和密集型烤房的区别主要是装烟量的不同,密集型烤房是普通烤房装烟量的3-6倍。密集型烤房是近几年来推广应用的一种较先进的烤烟房。目前,不论是普通烤房还是密集型烤房,所采用的烘烤方法大部分都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广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即它在烤房内设置一个干球温度计和一个湿球温度计(一般这两个温度计是制成一体的,常被称为干湿球温度计),用于检测烤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控制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热风室向烤房内的送风量及烤房向外的排湿量来控制烤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普通烤房或密集型烤房一般都分为气流上升式或气流下降式,气流上升式是热风从烤房下方进、上方出,反之称为气流下降式。气流下降式烤房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指标和三个阶段的烘烤目标如下表:
当采烟和装烟完毕后,按照上表所示的各烘烤期的控制指标进行烘烤,走完变黄期、干叶期和干筋期三个烘烤过程,即可完成整房烟叶的烘烤。
上述三段式烘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适用于普通烤房,而不适用于密集型烤房,主要原因是:该三段式烘烤方法是针对普通烤房而设计的,普通烤房因装烟密度较低,基本上不用考虑湿烟叶呼吸放热对烘烤过程产生的影响,而密集型烤房装烟密度大,湿烟叶呼吸放热量较大,会对烘烤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实验表明,湿烟叶在自然堆放的状态下,通过呼吸放热可使其烟叶组织温度升至50℃,如果不加控制,足以导致烧坏烟叶。由于普通烤房装烟密度较小,烟层内、外的空气流动差距不大,因而装烟层的内、外温度和湿度差距不大,所以,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除了可以反映烤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外,其湿球温度还可以反映变黄期湿烟叶组织温度,因此,只要按照上表控制好变黄期的湿度就可以使湿烟叶的组织温度不超过其生理生化温度,从而不会因湿烟叶呼吸放热导致其自身组织温度的升高,甚至烧坏烟叶组织。但是,对于密集型烤房来说,由于装烟密度大,装烟层内部的空气流动比装烟层外部小得多,从而使湿烟叶呼吸放热的热量存留在叶间,该热量会使湿烟叶的组织温度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湿球温度反映的只是装烟层外部的湿度,而不能反映装烟层内的湿烟叶组织温度。如果变黄期的湿烟叶组织温度不控制在其生理生化温度的变化范围之内,即32~36℃之间,且以34~35℃为最佳,则难以将烟叶烤好,这是保证烘烤烟叶质量的关键。现有的三段式烘烤方法正是因为忽略了湿烟叶组织温度这一问题,使三段式烘烤方法用于密集型烤房烟叶烘烤时质量难以把握,常常烧坏整房烟叶,造成烟叶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特别注重对湿烟叶组织温度的控制,以保证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质量。
根据上述对现有三段式烘烤工艺不适用于密集型烤房的分析,本发明改进的核心是在环境条件(即烤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前提下,变黄期湿烟叶的组织温度必需控制在烟叶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范围之内,即必须控制在32~37℃之间,并以33~36℃为最适宜的范围,37℃为最高临界温度。为此,本发明实施的步骤如下:
一、在密集型烤房内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温度的第一干球温度计和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湿度的湿球温度计及一个用于检测烟叶组织温度的第二干球温度计,所述的第一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均置放在烤房内装烟层的外部,所述的第二干球温度计置放在烤房内装烟层中,所述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送风量控制,所述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送风量和烤房排湿口开启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送风的风速控制;
二、烟叶变黄期的烘烤:烤房内装烟结束后,烤房内强制通风1~2个小时,然后停放12小时左右,开始点火烘烤,先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至34~35℃,并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和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32~33℃和33~34℃,直到上层装烟层烟叶的叶耳基本全黄,然后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8℃,再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控制在33~35℃,适当加大送风风速,使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4~35℃,直到底层装烟层烟叶的叶尖及所能观察到的叶肉基本全黄,然后控制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和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不变,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升至43℃,稳温,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达到充分凋萎勾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树勋,未经杨树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