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法连续提取菜籽浓缩蛋白同时脱除菜籽粕中毒性和抗营养成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203.8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新;杨帆;魏冰;杜宣利;吴生平;石珊珊;曾维丽;朱正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8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提取 菜籽 浓缩 蛋白 同时 脱除 毒性 营养成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菜籽浓缩蛋白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籽是世界第三大油料,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油菜籽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油脂含量一般在35%~42%、粗蛋白含量在20%~27%。因此,油菜不仅是重要的油料资源,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优质植物蛋白资源。据研究,油菜籽榨油后约有60%的菜籽饼粕,其粗蛋白含量达35%-45%。但由于饼粕中的硫苷、植酸、多酚化合物等有害或抗营养成分及菜籽壳的存在,常规的加工方法难以将它们有效分离,从而使饼粕的生物效价大大降低,限制了菜籽饼粕的应用,大量的饼粕只能按少量比例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去或用作肥料,利用价值大打折扣,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加拿大、瑞士和波兰采用沸水钝化芥籽酶,热水浸提硫甙,制备了菜籽浓缩蛋白;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使用极性溶剂抽提硫甙和酚类化合物,制备无毒的菜籽浓缩蛋白;加拿大食品研究所和多伦多大学,研制成功一种使用六偏磷酸钠提取菜籽浓缩蛋白的方法;但去毒效果或产品的功能特性尚不理想,国内有关资料提出丙酮浸提法制备菜籽浓缩蛋白,但产品口感较差,成本过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醇法连续提取菜籽浓缩蛋白同时脱除菜籽粕中毒性和抗营养成分的方法,可生产出无毒的、提高生物效价的饲用菜籽浓缩蛋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醇法连续提取菜籽浓缩蛋白同时脱除菜籽粕中毒性和抗营养成分的方法,其特征是豆粕计量后通过下料斗经斗式提升机和绞龙输送至连续浸出器,豆粕在浸出器内与酒精进行充分的浸提后,通过一出料刮板及密封绞龙输送至薄料层脱溶系统,湿粕脱去溶剂及水份而得到醇法菜籽浓缩蛋白产品。
浸提时,酒精浓度为30-80%,料液的重量比为1∶3-1∶10,浸提温度30-80℃,浸提时间为1-4h。
脱溶干燥系统温度为50~80℃,物料停留时间保持在10~60min,水份10%以内。
本发明采用醇法连续化提取工艺和薄料层脱溶设备在提取蛋白的同时,将硫苷、植酸、多酚等毒性或抗营养成分分离出来,获得生物效价高的饲料级菜籽浓缩蛋白。本发明制备的菜籽浓缩蛋白,蛋白质含量可达到60%以上,其中硫甙含量完全脱除,植酸脱除率≥60%,单宁脱除率≥90%,完全可以满足饲用蛋白各项标准,可作为优质饲料蛋白广泛应用到饲料工业中。
本发明在生产菜籽浓缩蛋白的同时,提取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和多酚类物质还可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
本发明将大量廉价的菜籽饼粕转化为优质的蛋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以下结合试验报告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本工艺根据极性溶剂能萃取菜籽中的有毒物质硫甙,以及植酸、多酚类物质能溶于水和醇类物质的特性,选择含水乙醇连续浸提法对菜籽浓缩蛋白进行制备,通过实验筛选出最佳方案和最佳工艺参数。
1、工艺及设备
1.1原辅料
原料:脱皮脱脂菜籽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反应器
- 下一篇:高压变频器的传感器信号反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