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矿热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7671.3 | 申请日: | 2008-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西平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1/10;F27D3/00;F27D1/00;F27D1/18;F27B14/06;F27B14/08;F27B14/14;F27B14/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025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矿热炉 系统 | ||
1.一种密闭矿热炉系统,包括密闭矿热炉(30),所述密闭矿热炉(30)包 括炉体、炉盖、中空电极(21)、电极升降系统、中空电极冷却系统(40)和炉体 冷却系统(4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矿热炉系统还包括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和 废气处理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汽轮发电机(50)和热泵(90); 所述废气处理利用装置包括与密闭矿热炉(30)废气出口相连的余热锅炉(60)、 与余热锅炉(60)气体出口相连的废气除尘装置(70)、与废气除尘装置(70)气体 出口相连的废气反应装置(80);所述热泵(90)的进水口分别与中空电极冷却系 统(40)的出水口、汽轮发电机(50)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热泵(90)的热水出口与 余热锅炉(60)的热交换器的入口相连,所述热泵(90)的冷水出口与中空电极冷 却系统(40)入水口相连;所述余热锅炉(60)的热交换器的出口与汽轮发电机 (50)的蒸汽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矿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矿热 炉(30)还包括粉末料输送系统(20);所述废气除尘装置(70)的气体出口与粉末 料输送系统(20)的载气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矿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 (90)的进水口与炉体冷却系统(41)出水口相连,所述热泵(90)的冷水出口与炉 体冷却系统(41)入水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矿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除尘 装置(70)包括依次设置的布袋除尘器(71)、湿法除尘器(72)、静电除尘器(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矿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矿热 炉(30)为直流密闭矿热炉,包括直流电源(24)、炉体、炉盖、设置在炉体内的 至少三个中空电极(21)及电极升降系统、自控系统(27)、粉末料输送系统(20)、 连接中空电极(21)和直流电源(24)的阴极水冷电缆(22)以及连接炉体和底电 极外接头(12)和阳极水冷电缆(23);所述炉体包括固连在一起的炉壁(25)和炉 底(26);所述中空电极(21)圆周均布并贯穿炉盖;所述粉末料输送系统(20)与 中空电极(21)相通;所述中空电极(21)包括中空柱状电极本体(8)以及可对电 极本体(8)上端部进行密封的电极密封盖(14);所述炉盖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高 铝轻质耐火砖层(7)、炉盖绝热弹性层(6)和炉盖外壳(19);所述炉壁(25)由内 至外依次包括导电碳砖层(5)、粘土耐火砖电绝缘层(4)、炉体绝热弹性层(3)、 炉体外壳(2);所述炉底(26)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电碳砖层(5)、镁碳砖层(10)、 底电极、粘土耐火砖电绝缘层(4)、炉体绝热弹性层(3)和炉体外壳(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矿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包 括环状的导电水冷管(31)以及上下贯穿镁碳砖层(10)的多个触点座(9),所述 触点座(9)的数量与中空电极(21)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与中空电极(21)底部开口 处相对应;所述每个触点座(9)均包括多个独立的圆周均布的中空桶状触点 (32);所述导电水冷管(31)与所有触点(32)相连通;所述底电极外接头(12)用 于连接热泵(90)和导电水冷管(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矿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 设置在炉体外壳(2)侧面外部的保温层(1);所述中空柱状电极本体(8)外侧面 设置有不锈钢薄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西平,未经谢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6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