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电流加载时金属薄膜中应力演变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7429.6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王章洁;刘刚;孙冰;丁向东;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25/26;G01N3/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电流 加载 金属 薄膜 应力 演变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测量电流加载时金属薄膜中应力演变的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左侧开有第一矩形通槽(3),第一矩形通槽(3)内设置第一陶瓷片(5),在距离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右侧10mm处放置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的右侧开有第二矩形通槽(4),第二矩形通槽(4)内设置第二陶瓷片(6),第一陶瓷片(5)和第二陶瓷片(6)塞入真空设备的试样台(7),在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右侧开有第一燕尾形通槽(8),在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的左侧开有第二燕尾形通槽(9),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和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之间放置有金属薄膜试样(10),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金属薄膜试样(10),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置于真空腔(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燕尾形通槽(8)的上侧配有第一金属塞子(11),第一燕尾形通槽(8)的下侧配有第二金属塞子(12),第二燕尾形通槽(9)的上侧配有第三金属塞子(13),第二燕尾形通槽(9)的下侧配有第四金属塞子(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与电源正极相连,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与电源负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腔(16)腔壁处设有玻璃观察窗(17),玻璃观察窗(17)下侧放置多束激光测量应力装置(15)。
5.一种测量电流加载时金属薄膜中应力演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金属薄膜,在超高真空环境中给金属薄膜施加电流,并原位测量金属薄膜的应力变化,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将金属薄膜沉积在2英寸热氧化过的硅片:SiO2(50nm)/Si(380μm)/SiO2(50nm)上,金属薄膜厚度100nm-1μm,沉积工艺参数为:溅射功率100-150W;溅射偏压-60--80V;本底真空:1.0×10-6-1.0×10-5Pa;工作气压(Ar)0.1-0.3Pa;使用金刚石划片机将其切割成为5mm×15mm的矩形金属薄膜试样(10);
2)将矩形金属薄膜试样(10)从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下侧和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的下侧放入,将第一金属塞子(11)塞入第一燕尾形通槽(8)的上侧,将第二金属塞子(12)塞入第一燕尾形通槽的下侧,将第三金属塞子(13)塞入第二燕尾形通槽(9)的上侧,将第四金属塞子(14)塞入第二燕尾形通槽(9)的下侧,金属薄膜试样(10)依靠重力与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和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线接触,将矩形金属薄膜试样(10)置于超高真空真空腔(16)中,真空度为1.0×10-8Pa;
3)电流可通过外部电源经第一金属材料放置台(1),金属薄膜试样(10),第二金属材料放置台(2),形成电流回路,给金属薄膜试样(10)施加直流电流0-1A;
4)采用多束激光测量应力装置(15),测量金属薄膜试样(10)在施加电流过程中的曲率变化,原位检测金属薄膜试样(10)中的应力演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测量电流加载时金属薄膜中应力演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薄膜可为任何金属材料,指铜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4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部件安装器和安装方法
- 下一篇:扬声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