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7145.7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宁;赵明华;马杰;陈磊;杨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C1/2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的需求,冰箱的功能也日渐丰富起来,而这其中制冰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冰箱的考虑因素。
制冰所依赖的设备便是制冰机。现有的冰箱对制冰机的放置大都包括两种:
第一种,将制冰机放置在冷藏室中。这种方案中,由于制冰机固定于冷藏室中,因而位于制冰机后部的冷藏室空间便无法得到有效地利用。即使勉强利用,用户在对放置于制冰机后部的物品进行取放时,也十分不方便。
第二种,将制冰机置于门体中。这方案中,由于将制冰机集成于门体上,因而使得门体的自重加大,使得门体的开合处的承重加大,寿命降低。
并且,上述两种方案中,当用户开启门体,取放门体上放置的物品时,会造成冷藏室冷量的流失,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且存取物品方便的带制冰机的冰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冰箱,包括壳体和门体,所述壳体分隔为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门体选择性开闭所述冷藏室和冷冻室,还包括制冰室及活动支撑机构,该活动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制冰室与所述壳体的内壁。
其中,所述活动支撑机构为转轴,该转轴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制冰室,所述制冰室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具体的,所述转轴包括相对的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和下轴均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制冰室。
其中,所述转动机构为铰链,该铰链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冰室,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
其中,所述壳体内壁为所述冷藏室壳体内壁。
另外,所述制冰室位于所述冷藏室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制冰室包括制冰室外壳,该外壳内包含制冰机及位于所述制冰机下方的储冰容器;所述制冰室外壳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其中,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制冰室外壳的顶部或侧部。
另外,还包括将冷气从蒸发器周围引至所述制冰室的第一管路,该第一管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壁中。
其中,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冷冻室,所述制冰室设置于冷藏室;所述第一管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壁和侧壁中,或者后壁和顶壁中。
另一方面,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该风扇位于所述蒸发器周围邻近所述第一管路入口处;或者,位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口处;或者,位于所述制冰室内部邻近进风口处。
其中,还包括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制冰室和所述冷冻室,以形成制冰室的冷气环路。
另外,所述门体包括内设冰分配机构的冰分配室;该冰分配室设有接冰口,该接冰口与所述制冰室的出冰口对应接触以接收冰。
其中,所述冰分配室位于所述门体的下部,所述制冰室对应所述门体的上部;所述接冰口设置于所述冰分配室的顶部,所述出冰口设置于所述制冰室的底部。
其中,还包括将冷气从蒸发器周围引至所述制冰室的第一管路,该第一管路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周围,出口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还包括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出口端与所述冷冻室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构成所述制冰室的冷气环路。
本发明由于在所述制冰室与所述冰箱的壳体之间设置活动支撑机构,从而使得所述制冰室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以暴露出制冰室后部的存储空间,使得空间利用更加充分,而且用户存取物品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冰箱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冷藏室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制冰室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简要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为了避免制冰室后部的空间无法得到应用,或者使用时存取物品不方便,而将所述制冰室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为活动连接方式;当需要存取物品时,只需要转动制冰室,将制冰室旋转出冷藏室/冷冻室,从而暴露出后部空间,方便了存取物品,充分利用了空间。
并且,由于将制冰室分离于门体,因而减少了门体的自重,延长了门体与壳体结合处的使用寿命。而这种分离的设置,也有效的减少了开启门体取放置于门体上的物品时的冷藏室的冷量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安全智能制动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万向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