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钢船内燃机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6924.5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友;李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B63J2/1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内燃机 冷却 循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方法及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钢船内燃机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船用舷外冷却器,就是指冷却柴油发动机排出高温淡水的装置,此装置是直接装设在低于船舶空载水线以下的船壳板外侧,依靠船体外界的海水(或淡水)来带走主机机体内高温淡水的热量,从而确保发动机在设计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使得主机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功率,也能更多的节省能源,目前,国内船用舷外冷却器的结构型式比较多,如舷壁夹腔式、舷外冷却水箱式、龙骨式、导流管夹腔式及格栅式等等,格栅式舷外冷却器是将冷却管平行排列成格栅状,把冷却器全部嵌装在船体舷壁壳设有的凹槽内,格栅式舷外冷却器由于船体的阻力增加最小,几乎不影响航速;冷却器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K值(导热系数)较大;其进、出水温度也能满柴油机冷却性能的要求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玻璃钢渔船船体的主尺度的限制,现目前最新《玻璃钢渔船建造规范》规定船体总长不超过40.00米,由于船小从而船体的线型变化自然就快,给格栅式舷外冷却器的安装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所说的船体线型的变化不仅仅是一个平面的变化,而更大幅度是一个曲面的变化,如果使用格栅式舷外冷却器就会让格栅扭曲,更有可能使冷却器本体焊缝裂纹,这样以来使得格栅式舷外冷却器在玻璃钢小型渔船上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施工起来要想保证好它的水密性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冷却效果好的玻璃钢船内燃机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玻璃钢船内燃机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船底龙骨两侧的船壳板线型进行放样,而后弯制与船壳板线型一致的冷却盘管,再经盘管管夹码直接组装在船底龙骨两侧的船体壳板的外侧,冷却盘管一端与动力装置出水管相连接,冷却盘管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的淡水泵进口相连接,形成一个闭式的冷却系统,管式舷外冷却器中淡水的热量被外侧的海水带走,起到了冷却淡水的效果,冷却后的淡水被内燃机水泵送入内燃机内为内燃机冷却,形成了一个淡水的冷却循环,因此省也去了原柴油机厂随机配套的淡水冷却器和机带海水泵。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包括玻璃钢船体及船体内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船底龙骨两侧的船体壳板上设有冷却盘管,冷却盘管的一端与动力装置冷却系统的出水管相连接,冷却盘管另一端与动力装置冷却系统的淡水泵相连接。
本发明可以在船底龙骨两侧的船壳板设有凹槽,冷却盘管设在凹槽内,使得冷却盘管与船底龙骨两侧的船壳板线型一致,以减少船体的阻力,基本上不会影响船舶的航速。
本发明盘管式舷外冷却器盘管和附件的加工都可以在车间内进行,船上安装时采用可拆式连接,具有加工容易、安装也方便、节约能源、不影响航速、冷却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船底冷却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船体内的冷却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玻璃钢船内燃机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船底龙骨两侧的船壳板线型进行放样,而后弯制与船壳板线型一致的冷却盘管1,再经盘管管夹码2直接组装在船底龙骨两侧的船体壳板的外侧,冷却盘管1一端与动力装置出水管相连接,冷却盘管1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的淡水泵进口相连接,形成一个闭式的冷却系统,管式舷外冷却器中淡水的热量被外侧的海水带走,起到了冷却淡水的效果,冷却后的淡水被内燃机水泵送入内燃机内为内燃机冷却,形成了一个淡水的冷却循环,因此省也去了原柴油机厂随机配套的淡水冷却器和机带海水泵,这样以来就降低了主机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包括玻璃钢船体5及船体5内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船底龙骨两侧的船体壳板上设有冷却盘管1,冷却盘管1的一端与动力装置冷却系统的出水管3相连接,冷却盘管1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冷却系统的淡水泵进口4相连接,本发明中冷却盘管1与船底龙骨两侧的船壳板线型一致,以减少船体的阻力,不会影响船舶的航速,可以在船底龙骨两侧的船壳板设有凹槽,冷却盘管1设在凹槽内,以减少船体的阻力,不会影响船舶的航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粮食安全仓储装置
- 下一篇:基于Web的即时通讯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