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焊接工艺制作滚动轴承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6865.1 | 申请日: | 2008-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登科 |
主分类号: | F16C35/04 | 分类号: | F16C35/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焊接 工艺 制作 滚动轴承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制作滚动轴承座的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焊接工艺制作滚动轴承座的方法。
背景技术:目前球磨机、棒磨机、破碎机上所应用滚动轴承的轴承座多采用铸造工艺制作,材料均为HT250,因铸件较大和内腔结构复杂,铸造困难,薄处易出现白口和裂纹,厚处易出现疏松,铸造内应力较大,需进行为期一年的时效处理或进行热处理,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常影响生产进度,且质量难以控制,在铸造过程中,易出现裂纹、砂眼等铸造缺陷,或后续加工过程中发现铸造缺陷,修补困难,废品率较高,有时可达20%。并且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严重,且能耗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采用焊接工艺制作滚动轴承座的方法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污染严重,且能耗高的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焊接工艺制作滚动轴承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轴承盖、轴承下座、滚动轴承固定套、轴承透盖、挡板的毛坯件均采用组件焊接工艺制作而成,上述毛坯件经消除内应力后,进行机械加工,检验合格后进行装配,得到轴承座的成品。其中,焊接母材的材料采用Q235或16Mn低碳钢板。轴承盖的毛坯件由筋板、外圆板、侧板、加强板、内筋板、钢板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轴承下座的毛坯件由钢板、主立板、大底板、调整板、固定板、立板、小立板、内圈板、侧板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滚动轴承固定套4的毛坯件由A圆立板、A内圆板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轴承透盖的毛坯件由B圆立板、B内圆板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动轴承座科学合理地分解成各个组件毛坯,再将其焊接而成。完成用焊接工艺完全替代原来的铸造工艺制作滚动轴承座的方法,彻底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其成品具有缓冲减震效果好、焊接方便、避免焊接裂纹、可焊性好、采用工装控制焊接变形、短期消除内应力、生产周期短、质量易于保证的优点,并且满足加装滚动轴承报警和润滑需要和环保等特点。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轴承盖毛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轴承下座毛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滚动轴承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轴承透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采用焊接工艺制作滚动轴承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轴承盖3、轴承下座1、滚动轴承固定套4、轴承透盖2、挡板5的毛坯件均采用组件焊接工艺制作而成,上述毛坯件经消除内应力后,进行机械加工,检验合格后进行装配,得到轴承座的成品。焊接母材的材料采用Q235或16Mn低碳钢板。轴承盖3的毛坯件由筋板6、外圆板7、侧板8、加强板9、内筋板10、钢板11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轴承下座1的毛坯件由钢板12、主立板13、大底板14、调整板15、固定板16、立板17、小立板18、内圈板19、侧板20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滚动轴承固定套4的毛坯件由A圆立板21、A内圆板22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轴承透盖2的毛坯件由B圆立板23、B内圆板24焊接而成,各个焊接点位于各个组件的接合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登科,未经王登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照开水器
- 下一篇:带电更换220kV耐张杆拉线的专用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