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管式减荷构件现浇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6619.6 | 申请日: | 200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艇;王凯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艇 |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B5/43;E04B5/4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维斗 | 
| 地址: | 250001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管式减荷 构件 空心 楼盖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般建筑物构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管式减荷构件现浇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空心板与实心板相比较能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优化截面,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隔音性能以及承载能力。因此现浇空心楼盖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在浇注楼盖时,为了满足浇注混凝土的质量,在铺设填充减荷构件管状筒时,需要在相邻的管状筒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混凝土的浇注达到工程的施工要求,因此孔隙率比较低,填充物体积小,楼盖自重大、载荷大,受力性能不好,钢筋用量多,并且现场施工时一根一根铺设管状筒和用来固定定位所用时间多,耗材多,给施工带来不便,影响施工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组合管式减荷构件现浇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该发明采用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于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的减荷构件,支撑减荷构件的垫块,混凝土填充整个楼盖内减荷构件和钢筋之间以及减荷构件和减荷构件之间的空隙,所述的减荷构件为组合筏片或组合筏片与管状筒单体的组合,所述的组合筏片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紧密排列的管状筒组成的技术方案,增大空心板的孔隙率,优化截面。
在本发明中,所谓“紧密排列”的含义是,相邻的管状筒互相接触,该接触方式可以为线接触、面接触、点接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于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的减荷构件,支撑减荷构件的垫块,混凝土填充整个楼盖内减荷构件和钢筋之间以及减荷构件和减荷构件之间的空隙,所述的减荷构件为组合筏片或组合筏片与管状筒单体的组合,所述的组合筏片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紧密排列的管状筒组成,可以优化截面,更大程度的增大空心板的孔隙率,增加填充物体积,节约钢筋用量节约耗材,节约混凝土的使用量,减少自重,减少载荷,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特点还有,所述的组合筏片为等径管状筒或不等径管状筒的组合;所述的组合筏片为相同截面形状或不同截面形状的管状筒组合;所述的组合筏片的管状筒通过固定件连接,或者通过胶凝材料粘结连接,所述的管状筒固定件为钢筋箍或打包带或铁丝或强力胶带;所述的组合筏片管状筒的排列方式为横向并排排列或竖向并排排列或三角形排列或倒三角形排列或梯形排列或倒梯形排列;当所述的组合筏片长和宽均大于等于600mm时,在组合筏片上设有浇注口或浇注槽,所述的浇注口或浇注槽的形式为两根管状筒端头处构成的间距空间或者为开设在并径向贯穿管状筒的通孔;可在通孔中加套管与筒腔进行封闭,浇注口或浇注槽的尺寸不小于80mmx80mm或直径不小于80mm的圆孔;浇注口或浇注槽在浇注后可用混凝土或轻质材料填充封堵;在同一组合筏片上,所述的浇注口或浇注槽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600mm。
本发明的特点还有,在楼盖中设有水、电、暖、通风管道;所述的管状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菱形、折线形、椭圆形或者圆弧与矩形组合或者圆弧与折线组合或者不等径圆弧组合图形,所述的管状筒是指封闭了两端的管子;所述的管状筒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水泥,塑料,纸,还可以为金属波纹管状筒;所述的组合筏片的放置根据所在区域的受力情况进行布置,其布置方向要与板内弯矩较大的方向一致,组合筏片的放置可以整体为纵向放置、横向放置、或者纵横交错放置,还可以放置为其他形式。
本发明的组合管式减荷构件现浇空心楼盖的施工方法如下:
(1)支模铺设步骤:
先支侧模底模,在底模上铺设下层钢筋或钢筋网片,绑扎梁、肋梁钢筋;安置预埋水电暖及通风管线;然后铺设垫块,安放组合筏片或组合筏片与管状筒单体的减荷构件;用铁丝将所述的减荷构件固定在下层有可靠拉结的钢筋或者模板下的支撑结构上;铺设绑扎上层钢筋或钢筋网片;
(2)浇注步骤:
按次序、方向,先后分层浇注振捣混凝土,首先通过梁、肋梁钢筋空隙,浇注口或浇注槽,浇注振捣下层混凝土,并观察确认下层混凝土浇注充盈密实后,用混凝土或轻质材料进行填充封堵浇注口或浇注槽,然后,浇注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填充减荷构件和钢筋之间以及减荷构件和减荷构件之间的空隙并振捣密实,刮平抹平至设计厚度;养护至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龄期、拆模,得到本发明的楼盖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艇,未经王军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