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取大蒜精油联产大蒜多糖大蒜粉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16047.1 申请日: 2008-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1278723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任宪君;乔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 任宪君
主分类号: A23L1/212 分类号: A23L1/212;A23L1/28;A23L1/29;A23L1/30;A61K36/8962
代理公司: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效宁
地址: 272600山东省济宁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提取 大蒜 精油 联产 多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从大蒜中提取大蒜精油,并联产大蒜多糖和大蒜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含硫化合物和超氧化歧化酶及硒蛋白等功能成分,具有显著的医用和食用价值,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市场前景广阔。大蒜精油是从大蒜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精油,含有140多种极其珍贵的天然物质,近代医学家、生物学家、医药学家,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及临床医学试验证实大蒜精油有抑菌、杀菌、杀病毒,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降血糖、保护肝脏、抑制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增强体力、降脂减肥等功效,已被广泛用于药品、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大蒜多糖对人体具有保健、增加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已是食品、保健品的优选添加剂。大蒜粉同样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有很强的抗菌、消炎、灭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防治癌症和肿瘤、增强免疫功、延缓衰老等功能,已被应用到医药、食品、调味品、保健品、饲料、肥料等领域。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广、产量高,但主要用于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料。由于受国外市场的反倾销和配额限制等制约,以及国内市场无序竞争的影响,大蒜价格起伏很大,市场极不稳定。大蒜市场的健康发展亟需高效化、清洁化、规模化的大蒜精深加工企业,生产使用方便、易于贮存、在国际市场畅销的产品。随着大蒜精油提取与应用逐渐展开,国内开始掀起生产大蒜精油的热潮,但我国大蒜精油的产量与国内外需求相比,仍是杯水车薪。据预测仅中国的实际需求就达1000吨,北美需求1500吨,欧洲需求1500吨,日本需求1000吨。对于盛产大蒜的中国来说,发展该项目无疑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前景十分广阔。

至今为止,国内外均已有零星技术和单项产品的简单加工见诸报道,但大蒜的精深加工远没有形成规模,总体尚缺乏系统的、成体系的集成技术和综合加工利用技术,致使在本地区,一直未出现能对市场起调控作用的大蒜生产龙头企业和高附加值的规模加工企业,来带动大蒜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以大蒜精油的生产为例,目前主要采取传统水蒸汽蒸馏法或者溶剂萃取法,这两种方法工序繁杂,损耗大、出油率低,产品纯度低,而且需要适当温度,极其容易损失有效的活性成分,最近出现先进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大蒜精油,避免了上述弊端。但上述各项技术对废水、蒜渣研究利用较少,难以实现综合的高附加值的加工体系,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欠佳甚至难以生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大蒜精油联产大蒜多糖、大蒜粉的方法,解决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大蒜精油后,对废水、蒜渣利用较少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大蒜脱衣后清洗干净,捣碎成蒜泥,将蒜泥放入超临界CO2萃取仪的萃取釜中,通入CO2,通过高压泵把压力升高到10-35MPa,温度设定为32-50℃,静态萃取1-3小时;然后萃取釜连通分离釜进行动态萃取,保持静态萃取的温度、压力和CO2用量,设定一级分离釜压力5-12MPa、温度30-50℃,二级分离釜压力4-7MPa、温度30-50℃,萃取2-4小时;萃取完毕后,从二级分离釜中放出大蒜油,得大蒜精油产品。

向从萃取釜放出的蒜渣中加入水,使料液质量比为1∶2-3,调节溶液pH值为5-6,设定温度90℃,静置30-60min,用150-180目尼龙布过滤,然后再次向滤出的蒜渣中加入水保持上述的反应条件,反复2-3次,将浸提滤过得到的蒜渣另置存放,然后将每次得到的滤液放在一起,向滤液中依次加入相对料液总体积为0.04%的1g/100ml单宁溶液、0.03%的1g/100ml明胶溶液,静置12-24h后超压过滤,之后减压浓缩滤液至1/6-1/9体积,向滤液中加入3-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大蒜多糖,然后过滤得大蒜多糖沉淀,干燥后得成品大蒜多糖;浸提滤过的蒜渣干燥、粉碎后得到大蒜粉。

过滤得到的大蒜多糖沉淀干燥过程是:60℃以下恒温5-6小时,至含水量低于5%时得成品大蒜多糖。

浸提滤过的蒜渣干燥、粉碎过程是:将浸提滤过的蒜渣放在低温干燥箱中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用粉碎机粉碎,过80~120目筛,得到大蒜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宪君,未经任宪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