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式风力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5984.5 | 申请日: | 200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6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良;王秀英;刘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景斌 |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6600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风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式风力机。
背景技术
利用风力发电是目前的发展方向,风力发电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相对成熟的产品,仿生式高效风发电车是针对现有风力发电设备的风力机及结构部分进行改进、克服现有风力机捕风能力低(仅27%),浆叶面的迎风角大约在20°-30°,角度在20°时理论送风效率sin20%是34%,存在捕风效率低、滑脱损失大,相互干扰、单机成本高等缺点提出的一项新技术。
本发明的任务是
本发明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抵阻力、低成本、高捕风效率的一种仿生式风力机。
发明内容
提供高捕风效率的一种仿生式风力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仿生式风力机是对现有风力机的浆叶提出的一项改进。它的结构是由风塔1、发电机2、浆叶3、连轴4、网格5、筋板6组成。飞鸟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翅膀的捕风能力一定很强,经观察飞鸟翅膀的羽毛宏观表面是光滑的,其内部结构却是一层层的的网格结构,羽毛表面是由许多接近90°角度的迎风面坑体,坑体内左右的二力平衡,前面是接近直角,可以受垂直风力驱动,使的叶面捕风面积增大。在风塔1上部固定发电机2,发电机2的连轴4另一端端用机械的方法固定浆叶3,浆叶3迎风面与背风面都为为网格5的形状,单个网格5为在一个圆弧面上挖去一个舌状或三角体的坑状体,每个网格之间有筋板6隔开,自成系统,使之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捕风单元。这样,运转时迎风面坑内垂直接受风力,提高捕风效果。浆叶3两个面上原来是空气与固体表面的摩擦,大部分变为空气与空气的摩擦,摩擦阻力降低,空气流速加快,单位时间流过的气量增加,部分摩擦阻力变为动力,捕风效率提高,噪音降低。如果浆叶面角度是90°,风力的理论捕风效率sin90°是100%,背风面原来只是空气在浆叶3面上流动的阻力,现在由于坑内漩涡力的存在,成为助推力,浆叶两个面上都有捕风推力。运行中在遇到紊乱的气流时,部分坑状体受到气流干扰,但是不会波及到整个表面,因此抗干扰性强,运行的平稳性好。
本发明型有益效果是
捕风效率提高,发电多,运行平稳,成本、噪音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仿生式风力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仿生式风力机浆叶3剖面示意图;
图3是一种仿生式风力机部分网格5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仿生式风力扇由:风塔1、发电机2、浆叶3、连轴4、网格5、筋板6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仿生式风力机风塔1、发电机2、连轴4与目前市售的设备相同,风塔1上面安装发电机等部件。浆叶3表面为仿飞鸟翅膀的羽毛网格5结构,飞鸟翅膀的羽毛进行显微切片,表面显示为为挖去一个个舌状或三角体的坑状体。桨叶3是一长的圆弧状板体,作用是接受风力带动发电机1旋转。它固定在风塔1上,浆叶3表面上为网格5的形状,单个网格5为在一个圆弧面上挖去一个舌状体或三角体的坑状体,每个网格之间有横竖的筋板6隔开,筋板6是沿着空气流动方向的一条条竖立的板状体和与之交叉的一条条线状体,网格5自成系统,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捕风单元。迎风面坑内会垂直受力,提高捕风效率。背风面原来只是空气在浆叶3面上流动的阻力,现在由于坑内漩涡力的存在,成为助推力。浆叶3两个面上原来是空气与固体表面的摩擦,大部分变为空气与空气的摩擦,摩擦阻力降低,空气流速加快,单位时间流过的气量增加,比现在的风力机运行平稳,成本、噪音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景斌,未经刘景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