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环唑·腈菌唑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945.5 | 申请日: | 2008-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和;陈安庆;吴桂本;杨青林;陈强波;赵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远三联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7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环唑 腈菌唑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特别是一种由丙环唑和腈菌唑组成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是水稻病害在水稻上经常发生,稻瘟病使水稻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50%,特别重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水稻纹枯病主要引起枯鞘和叶枯,使水稻结实率低,瘪谷率增加,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20%,发生严重时,减产超过30%;稻曲病又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通常在中、晚稻上发生,在杂交稻上发生也较普遍,该病危害穗部,一般每穗有病粒1~5粒,严重的可达20~30粒,病粒附近的谷粒粒重下降,瘪谷增加,减产可达20%~30%,此外,用混有稻曲病病粒的稻谷饲养家禽,可引起家禽慢性中毒,造成内脏病变,直至死亡。
目前,我国现在对这三种水稻病害一般使用常规农药防治,需要多种药剂进行多次防治,给农民用药带来不方便,同时增加用药成本。
丙环唑是一种广谱、低毒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病菌甾醇的合成而起作用。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腈菌唑属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它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等特点,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病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小麦的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梨、苹果的黑星病、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瓜类的白粉病;香蕉和花生的叶斑病;葡萄的白粉病;蔬菜及花卉的白粉病、锈病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和可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丙环唑·腈菌唑杀菌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丙环唑·腈菌唑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丙环唑:1~30%、腈菌唑:1~30%、渗透剂:0.05%~10%、乳化剂:1~10%、余量为溶剂;原料的重量为100%。
所述的渗透剂为氮酮、平平加、害立平、JFC之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乳化剂是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OP-7、0201、1601的任意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组合。
所述的溶剂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二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该杀菌组合物可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水乳剂、微乳剂。
上述组合杀菌剂应用范围除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外,还对小麦、苹果、梨、香蕉、葡萄等作物的多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成本低、防效好。
1、该两种有效成分组合使用,扩大了杀菌谱,可以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小麦的全蚀病、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梨、苹果的黑星病、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瓜类的白粉病;香蕉和花生的叶斑病;葡萄的白粉病;蔬菜及花卉的白粉病、锈病等。
2、与水稻常规使用农药比较,该品种对水稻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3、减少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
4、可延缓病菌对单剂的抗性。
5、降低防治水稻病害的用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以制作1000Kg 30%丙环唑·腈菌唑杀菌组合物为例,按要求的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合杀菌剂的制备原料:丙环唑原药150Kg、腈菌唑150Kg、农乳500# 20Kg、农乳700# 30Kg、1601 50Kg、氮酮10Kg、甲醇100Kg、二甲苯490Kg,将称好的上述原料加入混合釜,充分搅拌均匀,即制成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有良好的防治及效果,具体防效见药效试验实例2、3、4。
实施例2:以制作1000Kg 25%丙环唑·腈菌唑杀菌组合物为例,丙环唑原药200Kg、腈菌唑50Kg、农乳500# 20Kg、1601 50Kg、JFC5Kg、乙二醇100Kg、甲苯575K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该杀菌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防效见药效试验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远三联化工厂,未经招远三联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筒液位计校验仪
- 下一篇:一种宽温域高阻尼丙烯酸乳液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