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腿纵缝自动焊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5670.5 | 申请日: | 2008-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福;赵光院;程敬亮;刘振亮;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宪福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3K37/053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月华 |
| 地址: | 27261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腿纵缝 自动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支腿纵缝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支腿的焊接工艺多是由人工操作,步骤烦琐,生产效率较低,有些工厂使用自动焊机来替代人工作业,但是,现有的自动焊机焊接效果较差,只能是作为辅助的方法,焊接过程仍需要工人操作,无法彻底实现支腿焊接的自动化精确焊接,而且,自动焊机所焊的支腿内腔尺寸大小不一,焊接后工件变形严重,不但影响美观,更极大降低了产品的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支腿纵缝自动焊接机,它可解决现有支腿焊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送料、定位、焊接及出料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焊接时支腿内外腔均由定位装置牢牢固定,不会发生偏差,支腿内腔部位设计有内衬板,可使焊接后的支腿内腔尺寸统一,焊缝平滑,大大提高了其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支腿纵缝自动焊接机,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设置顶梁,机架的一侧设置横梁,横梁上设置上导轨,上导轨上安装焊接机构,顶梁上安装前定位压紧装置,机架上安装焊接平台,焊接平台上安装内衬板装置。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内衬板装置由支板、内衬板气缸、第一衬板、第二衬板和连接杆连接构成,支板的底部开设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支板上安装内衬板气缸,内衬板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下部设置有第一销和第二销,支板下部由上而下依次安装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第一衬板上开设第四斜槽和第二斜槽,第二衬板上开设第三斜槽和第一斜槽,第一销经第二滑槽和第一斜槽穿入第二斜槽中,第二销经第一滑槽和第三斜槽穿入第四斜槽中。焊接机构由移动板、滑板、焊枪、横移气缸、驱动电机和齿轮连接构成,移动板与上导轨连接,移动板上设置移动板导轨,移动板导轨上安装滑板,滑板上安装横移气缸,横移气缸活塞杆的一端与移动板连接,滑板上安装焊枪,移动板上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齿轮,横梁上设置齿条,齿条与齿轮合。移动板上安装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与导杆的一端连接,导杆的外周安装导套,导套与移动板连接。机架上设置平台导轨,平台导轨的一端伸出机架外,平台导轨与焊接平台活动连接,机架上安装平台动力气缸,平台动力气缸的活塞杆与焊接平台连接。机架的另一侧设置另一根横梁,横梁上设置另一条上导轨,另一条上导轨上安装第二套焊接机构。顶梁上安装后定位压紧装置,后定位压紧装置位于前定位压紧装置的后方。机架的后部开设定位孔,焊接平台的后方设置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孔相对应。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它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能彻底解决目前支腿焊接中人力资源大量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焊接平台位于机架内的焊接区;图5是本发明支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焊接平台位于机架外的平台导轨上;图6是图5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焊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焊接平台上安装有内衬板装置;图8是图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内衬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内衬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闭合连接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打开状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内衬板装置去除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8是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焊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架 2移动板 3驱动电机 4横梁 5上导轨 6集料筒 7后定位压紧装置 8焊接平台 9内衬板装置 10平台动力气缸 11横移气缸12前定位压紧装置 13控料气缸 14下料管 15移动板导轨 16滑板 17压紧气缸 18定位块 19导套 20轴承 21导杆 22焊枪 23定位孔 24内衬板气缸 25齿条 26齿轮 27输料管 28焊接工件 29传感器 30顶梁 31平台导轨 32内导轨 33滚轮 34第一衬板 35第二衬板 36支板 37连接杆 38第一销 39第二销 40第一滑槽 41第一斜槽 42第二斜槽 43第三斜槽 44第四斜槽 45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宪福,未经刘宪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有机卤代烷烃工业废气的催化剂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计量棒自动缠绕机





